趙可金: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副主任

發佈時間:2016-10-31 13:38:13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劉芳奇 | 責任編輯:劉芳奇

關鍵詞:國際關係,研究,計劃,理論,政治

趙可金,男,1975年生5月生,山東省人,1997年畢業于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政治係。2000年進入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攻讀法學(國際政治專業)碩士學位。2002年提前攻讀法學(國際關係專業)博士學位,師從倪世雄教授和孫哲教授。現為清華大學國際關係係 / 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教授,法學博士。復旦大學選舉與人大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公共關係協會諮詢專家,美國國務院“國際訪問者”,美國國會東西方中心“未來領導者”項目會員, Journal of Political Marketing 編委。

教育背景

2007.6-8 美國國務院 美國政治與政治思想進修班 獲結業證書;

2002-2005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國際關係專業,獲法學博士學位;

2000-2002 復旦大學國際政治係,國際政治專業,法學碩士;

1993-1997 山東曲阜師範大學政治係,政治教育專業,獲得教育學學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12-今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副主任/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

2011-今 清華大學中國戰略與公共外交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2009-2011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係 / 國際問題研究所 副教授

2007-2008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 破格晉陞副教授;

2005-2007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員

2002-2005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院 助理輔導員、人才工程預備隊隊員;

1997-2000 山東省青州市委組織部 幹部

所獲獎勵

2012.12 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援計劃。

2012.12 入選“中美富布萊特學者”。

2012.12 《美國學:政治維度與中國意義》榮獲第12屆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二等獎。

2011.11 《美國學:政治維度與中國意義》榮獲第25屆華東地區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圖書二等獎。

2008.10 《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榮獲上海市第七屆鄧小平理論與優秀宣傳成果著作類一等獎;

2006.10 專著《營造未來:美國國會遊説的制度解讀》榮獲上海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

2006.08 博士論文《合理性與合法性的重構》榮獲復旦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2005.07 榮獲“上海市優秀畢業生”榮譽稱號;

2005.06 榮獲復旦大學“謝希德美國研究獎學金”。

2004.10 榮獲復旦大學研究生一等獎學金:“松山湖獎”。

2003.10 榮獲復旦大學研究生一等獎學金:“笹川良一獎”。

2002.10 榮獲“上海市三好學生”榮譽稱號;

2002.10 獲復旦大學研究生一等獎學金:“笹川良一獎”。

1996.09 共青團山東省委授予“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1996.05 被評為山東曲阜師範大學“十大傑出青年學生”。

主要學術興趣

主要研究興趣在於從中國角度,探討全球化時代國家與社會的關係,研究全球化時代國家與社會關係的變化及其制度成長。這一主題分別在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中國政治外交研究、美國政治和外交對中國政治和外交的啟示研究和現代競選政治與行銷政治研究等幾個層面展開。

中國政治與國際關係研究

主要思考中國和平發展過程中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比如新國家觀、新外交觀、新發展觀、新安全觀、新秩序觀和新文明觀,以及這些基本視角之下的具體理論問題。初步成果是《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第一作者,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7 年版),該書是國內同類教材的第一本。目前,正在進行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和《中國政府與政治》的研究。

外交理論

尤其是新中國外交研究 。主要研究全球化時代外交理論的新發展,集中在中國外交理論研究上,考察中國未來外交面臨的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和戰略問題,特別是關於公共外交、首腦外交、外交制度轉型、外交民主化和社會化、中國國家形象戰略等領域。初步成果有:《公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專著,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7 年版)、《軟戰時代的中美公共外交》(專著,時事出版社待出版)、《當代中國外交制度的轉型與定位》(時事出版社2012年出版)、《公共外交概論》(副主編和主要撰稿人,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中國特色的民間外交》(主編,紅旗出版社2012年版)、《外交學概論》(承擔首腦外交、公眾外交和中國外交三章,與 陳志敏 教授、肖佳靈副教授合作,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8 年上半年出版)。

美國政治與外交研究

尤其是府會關係研究 。美國是研究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和外交理論的重要參照國家,我的研究興趣集中于美國政治邏輯的研究,考察美國作為一個大國在處理國內社會問題和國際社會問題的經驗和教訓,對中國的大國戰略提供參照係。初步成果有:《營造未來:美國國會遊説的制度解讀》(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 年版,上海市優秀成果著作類一等獎),《美國學:政治維度與中國意義》(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把握未來——美國總統政治形態研究》(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治理美國:國會的角色與模式》(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目前正在進行美國地方治理與外交研究。

競選與政治行銷研究

政治行銷是現代政治技術的新發展,也是國家與社會關係在資訊化時代的新發展,包括競選行銷、領導行銷、政府行銷、遊説行銷、媒體行銷、公關行銷和國際政治行銷(尤其是公共外交)等內容。 2006 年以來,我逐漸認識到這一問題對於中國內政和外交戰略的重要性,先後與美國布魯斯·紐曼、英國珍妮佛—李·瑪仕蒙等學者取得聯繫,並與孫鴻、何俊志、沈國鱗、張哲馨等構成了一個政治行銷研究的學術社群,今後一段時間在國內學術界推動政治行銷研究。初步成果:《政治行銷學導論》(專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8 年上半年出版)、《行銷總統——選戰中的政治行銷》(布魯斯·紐曼著,張哲馨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撰寫了該書的導讀),目前正在進行政府行銷和國際政治行銷的研究。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