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
分享到 0

黃山區譚家橋鎮:奏響春耕備耕曲 不負農時不負春

雨水時節,萬象“耕”新。近日,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鎮長羅村綠滿園家庭農場負責人王繼星的一條朋友圈收穫了無數的點讚,“2023,百畝貢菊,從頭再來,加油!”並配上了幾張整地過程的照片,通過照片不難發現,一台臺旋耕機正在田裏穿梭作業,“季節不等人,現在機械化作業對我們農民來説太省心省力了,使用農業機械大大減少了我們開溝、起壟等多項工作的強度和時間,今年期盼有個好收成。”王繼星笑著説道。據了解,今年王繼星的家庭農場將種植貢菊100余畝、前胡(中藥材)30畝、水稻300畝,預計全年農産品銷售收入可達100萬元,同時,作為農村致富帶頭人的他還積極帶動周邊村民一同加入特色農作物的種植行列中,共同備戰春耕助力鄉村振興,田間地頭呈現一派人勤春來早的忙碌景象。

時下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像王繼星這樣的“新農人”還有很多,為引導廣大農民科學耕種,黃山區譚家橋鎮聚焦做好政策宣傳、技術指導、農資儲備等服務工作,做足“早”字文章,確保全年糧食和農業生産開好局、起好步。

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譚家橋鎮第一時間吹響春耕備耕的集結號,制定2023年春耕生産工作方案,做到生産任務早部署、早安排、早落實,計劃春播糧食作物面積6000余畝,力爭實現糧食總産3000噸以上。

人勤地不懶,政策早宣傳。利用雲廣播、騰訊為村等平臺,採取上戶發放宣傳資料、發送手機微信、短信等方式,積極將農業支援保護補貼、農機補貼、農險服務等涉農政策向群眾進行宣傳,讓群眾及時了解最新惠農政策。截至目前,已累計開展各類宣傳活動12場次,發放宣傳資料2200余份,發送手機短信1300余條。

秋收萬顆子,指導須及時。鎮農技站先後組織5名農業技術人員分赴4個行政村進行指導培訓農戶500余人次,重點指導8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幫助開展農業生産,解答農業生産技術問題30余個,引導農民對茶園、大棚蔬菜等進行科學管理,提前做好“倒春寒”應對工作等。

春種一粒粟,農資儲備足。紮實做好農業生産資料儲備供應工作,及時開展種子、化肥、農藥、農機具等物資摸底和調運,做好農資供應準備和安全抽檢,截至目前,已儲備優質化肥120余噸、商品有機肥80噸、農藥1噸,以及水稻、蔬菜、玉米、大豆等各類良種種子3噸。(圖文/曹靜、徐錦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