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
分享到 0

宣城旌德興隆鎮:四舉措助力社會救助工作

為進一步了解困難群眾生産生活情況,及時解決急難愁盼問題,旌德縣興隆鎮“望聞問切”多舉措讓溫暖第一時間傳遞到困難群眾身上,實現對困難群眾的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  

依託大數據“望”民生,精準發現困難群眾遇困資訊。利用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資訊平臺,動態更新低收入人口數據庫,通過依申請認定和直接認定兩種方式,規範開展低收入人口認定工作。及時將經認定的低收入人口資訊錄入低收入人口數據庫,實現對低收入人口基本資訊隨時可查和應認定盡認定。同時加強與公安、人社、衛健、醫保、工會、殘聯等部門的資訊共用,將返貧致貧、低收入監測預警資訊第一時間匯總至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資訊平臺。  

依託網格化“聞”民聲,打造全面覆蓋的主動發現前哨。組建以鎮村幹部、村網格員為主體的社會救助主動發現資訊員隊伍,每月深入田間地頭及留守群眾家中,問需問計,了解群眾困難,及時登記。依託市縣鎮各級網站、微信公眾號、村級社會救助公示欄、社會救助宣傳冊等宣傳載體,向群眾詳細介紹各類社會救助的基本內容,不斷提高社會救助主動發現工作的社會知曉度,營造為困難群眾紓困解難的良好社會風尚。  

依託鐵腳板“問”民情,定期開展走訪探視。建立完善定期走訪探視工作制度,以實地到府、電話聯繫方式,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每月走訪探視1次,對低保對象每季度走訪探視1次,對低保邊緣家庭等低收入人口每半年走訪探視1次,對困難群眾需求及救助進度進行反饋,開展“紅色星期五”、黨員活動日等志願幫扶服務。  

依託優服務“切”民需,建立幫辦代辦機制。在“望”民生、“問”民情工作環節中發現的群眾遇困資訊,進行資訊核實,通過了解困難群眾的困難類型、困難程度、家庭基本情況、已享受的社會救助政策等判斷是否符合社會救助類型。對審核符合社會救助的困難群眾由鎮村級在徵得本人同意的前提下,按照申請材料、審核確認程式、救助待遇等基本內容進行幫辦代辦,實現困難群眾“少跑腿”。(文/汪寧)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