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
分享到 0

歙縣:“徽州古城”的“蝶變新生”

春風又綠江南岸,吾心安處在徽州。

這個春節,歙縣徽州古城有點“紅”,有點“熱”,有點“火”。取消大門票後,立足創意創新賦能,通過延伸文旅産業鏈,強化活化非遺業態,推動徽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徽州古城景區轉型質效日益凸顯。

徽州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始建於秦,自唐以來,一直是郡、州、府治所在地,府縣同城900餘年。2019年,徽州古城入選中國地名文化遺産“千年古縣”名錄;2022年,徽州古城城墻躋身“中國明清古城墻聯合申遺”行列。素來,徽州古城與山西平遙、雲南麗江、四川閬中並稱保存最完好的中國四大古城。同時,徽州古城也是中國三大地方顯學之一“徽學”的主要發祥地和集中展示區,素有“東南鄒魯、禮儀之邦”之譽。

徽州古城自2014年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以來,門票收入一直是景區主要收入來源。據悉,2019年收入2100萬元,接待人次30萬人;受疫情影響,2021年下降到1120萬元,接待人次16萬人。雖然,徽州古城景區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差異性,但是,業態的相對單薄和單一,旅遊吸引力和吸附力不大,“客留不住”“夜間無經濟”現象比較明顯,旅遊核心競爭力不強。

其實,徽州古城“關門賣票”一直以來頗有爭議。有些家鄉遊子回家還得“買票”,有的遊客因為“圈地收錢”頗有微詞,有的因為“逃票”偶發輿情。如此種種都與煌煌“徽州府”的氣質不符,與時代發展脫節。“賣票的”因為門票托底而“缺乏進取”,“買票的”因為體驗感不佳而“心有不甘”。

徽州古城“取消大門票”是發展的必然,是群眾的呼聲和遊客的心聲,也是歙縣縣委政府的行動自覺。是時候擺脫門票經濟依賴,和單一的門票經濟説“分手”了。

新故相推,日生不滯。

2021年11月,黃山市委主要領導到歙縣調研,提出要順應旅遊發展大趨勢,前瞻性謀劃,長遠性考慮,建議充分醞釀,推動取消徽州古城大門票事宜,以推進高氣質現代化文化旅遊名城建設。2022年元旦,在黃山市委市政府指導下,在黃山市文旅部門支援下,歙縣縣委政府下定決心、高位推動,全面調研、充分論證,以“壯士斷腕”之勇氣取消進城門禁。自此,南來北往客,鄉里鄉親人,自由自在出入,彰顯了千年古城的氣度、氣魄與氣韻。

街頭巷陌,煙火人間。

當地居民、黃山市民、外地遊客對歙縣取消進城門禁和大門票的做法讚許有加。有舍才有得,大家認為只有“放開”才能“開放”,徽州古城的“門票經濟”從深層次看還是難以為繼的,只有倒逼旅遊業態轉型升級,才能推動旅遊業高品質、高品質發展。

2022年上半年,是徽州古城的“寒冬”。新冠疫情的後續影響,加之景區內容單薄、內在缺乏、內涵不夠,古城顯得落寞而沉寂。2022年,徽州府衙(單點門票)銷售門票收入300萬元,售票人次僅7.9萬人,景區主營業務受到嚴重影響。

逆勢而上,謀定後動。

2022年下半年,為快速建立經濟發展信心,刺激旅遊市場回暖復蘇,重塑歙縣文旅新體驗,拉動旅遊消費新活力,歙縣縣委政府“走出去”“請進來”,先後奔赴上海、浙江、重慶、南京等地,拜訪阿里巴巴、浙江大豐實業等知名企業,與浙江工業大學、浙江音樂學院等多所高校進行交流,經過多方謀劃、多輪“碰撞”,精心策劃推出“徽文化·大地藝術季”農文旅融合新品牌,通過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讓歙縣這座沒有屋頂的徽文化大地藝術館閃現出耀眼光芒。

感知徽州,智慧旅遊。

2022年7月,歙縣與阿里巴巴合作開發的“淘寶人生遊戲地圖”上線,地圖中植入徽州古城特色景觀和地標建築,通過場景導入進行線上宣傳引流。同時,以非遺、民俗、建築、徽劇和徽州三雕為主題的歙縣文旅IP形象也設計完成並運用於文創。目前,“錦小鯉”“歙小獅”“徽雕”三款IP産品已投入量産。與此同時,歙縣也成立了徽創智慧旅遊科技有限公司,著力打造“樂享歙縣”全域旅遊平臺。時下,已完成“智慧旅遊”“智慧停車”兩大板塊建設。

思想的空間一旦打開,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

“徽文化·大地藝術季”啟動以來,接待遊客109.6萬人次,同比2022年增長460.5%,較2019年增長130.6%。實現旅遊總收入近10億元,同比2022年增長320.8%,較2019年增長101%。其品牌效應得到進一步釋放,綜合旅遊質效和後續影響持續“升溫”,歙縣迎來一波又一波“小高峰”。今年春節黃金周,“賞民俗、過大年”活動“樂翻”全縣,“汪滿田魚燈”“瞻淇魚燈”遊進古城,遊出黃山,遊弋全國。

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

“倒逼”讓徽州古城從主營門票經濟向複合型、多元化經濟轉變。短短一年,古城文創店、仁和樓剪紙館、徽州非遺館、徽州版畫館、歙縣廉政“三示”教育基地、徽州遞鋪等從無到有;“詩畫練江”搖櫓船、曹氏二宅“迷你小劇場”、陽和樓非遺“魚燈館”等閃亮登場;中和街“歙採繽紛”好物店、咖啡輕飲等競相亮相;“徽勝”等20余家民宿開張營業,“泊心雲舍”“招引草堂”等8家精品民宿正在建設。

同時,針對主要業務市場由團客市場轉換為自駕自助遊、研學遊、康養遊等市場趨勢,歙縣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從三個維度發力。第一個維度,立足打造研學品牌,整合推出《探尋徽州府衙》《緬懷陶行知》《發現漁梁秘密》《園林設計》《古建測繪》《新安江生態》《徽州民歌》《魚燈漁趣》等數十門精品研學課程。尤其是,“徽州古城精品研學課程”位列2022年度“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推薦産品”名單榜首,這也是安徽省唯一入圍的遊學推薦産品。

第二個維度,從傳統收客渠道轉向線上自主獲客。主動與阿裏、騰訊、抖音等開展區域廣告及新聞媒體宣傳,加大快閃、直播、小紅書等新媒體渠道推廣力度。第三個維度,以“徽文化·大地藝術季”統攬全局、輻射各方,固化非遺夜市、民俗文化節、秋嬉節等活動,創新推出“徽州府”主題系列文旅新産品,舉辦“古徽州72小時奇遇記”“元宵鬧花燈”“博物館奇妙夜”等系列活動,不斷擴大徽州古城影響力和美譽度。

“徽文化·大地藝術季”,一花迎來百花開。

璜田徽劇、許村舞大刀、三陽疊羅漢、英坑舞獅等非遺民俗讓“沉睡”的村莊“醒來”。一隻小魚燈,讓溪頭鎮汪滿田村“遊上”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新聞網》《新民晚報》《安徽日報》。4天時間,該村接待遊客18000余人次,其中江浙滬等省外遊客突破6000人次。農戶小魚燈線下銷售600余只,銷售額達24萬元,線上訂單1000余只,訂單金額45萬元以上,全村綜合經濟效益逾100萬元。

“陣痛”過後,喜悅“新生”。這不只是徽州古城的“新生”,也是2122平方公里歙縣廣袤大地上的文旅“破冰”。

據了解,歙縣在與國際資源全面連結上也有一些“勇敢”的想法、大膽的嘗試。2月4日,正月十四。歙縣以“僑鄉‘歙’正紅、明天‘徽’更好”為主題,舉辦“華人華僑元宵聯誼會”,向世界發出邀約。如何跨界融合,在整合資源上進一步破題?也許,一場“古城不古”交響音樂會正在春風裏醞釀,一場國際名城對話正在“奔襲”的路上。

摩肩接踵,踏歌而行;煙火氤氳,氛圍滿滿。

徽州古城內,紅燈籠、紅楹聯,魚燈、兔子燈,民俗表演精彩不斷,民宿酒店一房難求。春節黃金週期間,來古城遊玩遊客近25萬人,有效拉動了歙縣經濟高品質發展,為高氣質現代化文化旅遊名城賦予注解和注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