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達世界盃如火如荼,世界盃賽場上應用的“黑科技”也因“改變”了比賽結果而引發關注。本屆世界盃上,阿根廷隊以1比2的比分爆冷負於沙烏地阿拉伯隊,在這場比賽中,本屆世界盃啟用的半自動越位技術(SAOT)介入比賽判罰,阿根廷隊在整場比賽中被判7次越位,導致3粒“進球”無效。
“科技改變生活”已成為人們時常挂在嘴邊的短語,而當科技改變了體育賽事結果,或者説改變了人們對體育賽事的慣有認知和期待,人們對新科技的包容與接納程度就會大打折扣。就如上述的世界盃比賽,部分球迷因支援的隊伍輸球而對新技術産生排斥,部分球迷因新技術影響了比賽的流暢性和觀賞性而不滿。但從這幾年全球各類大型賽事的變化中能夠看出,引入各種各樣的新科技將是大勢所趨。因此,體育與科技之間的關係怎樣維持平衡,是一個再度擺在人們面前的問題。
實際上,體育與科技所維持的平衡點,與保證體育的公平公正息息相關。在體育賽事裁判過程中引入各種高科技,能夠幫助裁判員更加精準地判定比賽結果,這已是不爭的事實。隨著專業運動員競技實力與日俱增,普通人很難通過肉眼在諸多項目上作出精準判斷。既要確保比賽公平,又不能限制運動員高水準發揮,借助科技力量就是必然選擇。從這一角度出發,面對高科技介入導致的各種賽事觀賞性欠佳乃至項目發生變化,包括裁判、運動員在內的所有人需要學會適應,不應因噎廢食,放棄高科技幫助帶來的更加精準的公平。
在此之前,科技改變體育競技結果的爭議也並不少見。2008年北京奧運會,美國名將菲爾普斯身著“鯊魚皮”泳衣狂攬8金震驚世界。在2010年前的10年間,以“鯊魚皮”泳衣為代表的高科技泳衣,快速刷新了一個又一個游泳世界紀錄,並因極其高昂的使用價格形成了實質上的不公平競爭,因而在2010年被國際泳聯禁用。這並非體育向科技説“不”。某種意義上,過度借助科技力量讓比賽有失公平,同時也無法讓運動員真正觸及一項運動的人類閾值。突破自我、追求極限是體育的一種魅力,也是體育歷久彌新的本質,過度依賴科技顯然有違初心。
説到底,公眾只是還不習慣觀賞那些在科技幫助下更加公平公正的比賽。有了科技的加持,體育賽事並不會喪失更多未知的可能和新鮮感,相反它還能幫助運動員確立新目標。正如為了實現人類馬拉松運動的歷史性突破,基於最全面的科學分析,人們通過選擇最合適的天氣、道路、跑鞋、配速、陪跑團等,幫助基普喬格成功跑出了1小時59分40秒的馬拉松成績,實現人類馬拉松運動首次“破2”。儘管這一成績不被國際田聯認可,儘管這一成績科技含量十足,但這一舉動代表了一種體育運動極致的追求,而被人們所津津樂道。當然,也必須考慮這樣一種可能,即正是因為“破2”成績不被官方認可,故而這樣的舉動就不會被人們認為有失公平。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任何體育運動都有可能在科技的幫助下,實現更多未知的可能,這也意味著監督和裁判比賽的先進技術必須走在前頭。當現有技術能夠幫助比賽更加公平,那就不妨去嘗試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