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
分享到 0

安徽宿松:點葉成“金” 依茶致富

2016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僅1萬餘元,2021年,這一數字變成了58萬元,被群山環抱的安徽省宿松縣柳坪鄉蒲河村之所以發生如此巨變,和當地茶産業的發展密不可分。

“我們是典型的偏遠深山區,交通閉塞、耕地面積少,一度嚴重制約著經濟發展。後來經過摸索,確立了‘打造竹海茶鄉,建設生態柳坪’的發展方向,真正把劣勢變成了優勢。”柳坪鄉鄉長韋寒冰説,自古高山出好茶,柳坪鄉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十分適合茶葉生長。

柳坪鄉在探索茶産業發展的過程中,也意識到人才的重要性,該鄉在留住人才、用好人才上做文章、下功夫,積極回引優秀人才,培育鄉土人才。

2016年,在外打拼多年且頗有成就的吳焰松在柳坪鄉政府的鼓勵下回鄉做起了農業項目。2017年,吳焰松創立安徽松寨生態茶業有限公司,在柳坪鄉蒲河村流轉土地3000畝發展建設生態茶園。

“‘種茶’這條路子,最初心裏也沒底,公司成立之前,我到六安、黃山等地‘取經’,哪種茶就去哪,帶回了400多袋‘茶樣小包’。經過對比後,我堅定了‘種茶’的信心。”吳焰松笑著説,“我認為我們的茶,品質不輸于一些‘名茶’,一定能闖出路子來。”

截至目前,柳坪鄉茶葉種植面積近萬畝,年産優質綠茶4萬餘斤,實現産值2000余萬元。

“蒲河村2021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8萬元,主要是由茶産業帶動。僅吳焰松的公司就貢獻了30多萬元。”韋寒冰説,茶産業促使老百姓們廢棄的荒山、荒地都變廢為寶。

柳坪鄉的巨變,是宿松縣茶産業迅速發展的縮影。據了解,宿松縣現有茶園面積3.58萬畝,産量615噸,産值3.9億元,涉茶13個鄉鎮,涉茶人員13萬人,全縣有加工廠50余家。

“我們每年都要投入1000多萬元用於對茶産業的扶持。”宿松縣相關領導表示,到2025年,將力爭把“宿松香芽”打造為省際毗鄰地區知名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將宿松縣建設成為省際毗鄰地區優質綠茶生産供應基地,茶葉産業綜合産值預計達5億元。(圖文/楊建)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