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宿州市蕭縣閆集鎮圍繞産業發展謀篇佈局,提升特色産業發展水準、幫扶工廠運營水準,培育起鄉村振興的“小氣候”。同時,以帶動群眾增收為導向,靶向發力,多措並舉,串聯起産業發展與群眾致富的“同心橋”,真正實現了發展惠及群眾。
辣椒制種、菌類種植等特色産業為強村富民齊奏和鳴。閆集鎮是傳統的辣椒制種大鎮,鎮域內孕育出多家制種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參與”的集種類繁育、生産、加工、銷售及技術指導于一體的辣椒制種産業鏈。在高樓村徽嬌種業的辣椒種植大棚裏,一顆顆辣椒苗枝繁葉茂,一朵朵米白色的花朵競相綻放,六七個授粉工人在壟溝間來回穿梭,剝離花瓣,裸露花蕊,手中的針管授粉器飛快地粘點而過,不一會一片辣椒花就完成了授粉。據該企業負責人介紹,每到辣椒花授粉季節,都會需要大量授粉工人,她們大多是附近村民,其中不乏脫貧戶,她們每天的報酬不少於兩百元,單單一個授粉環節,就可以為一個家庭帶來五六千元的收入。
如果説辣椒制種是閆集鎮特色産業的濃縮的精華,那菌類種植就是閆集鎮的一張亮麗的名片。建設于2021年的珍稀食用菌基地坐落于閆集鎮西北部的劉店村。自項目開工建設以來就受到鎮村的高度重視,邀請鄭州輕工學院的專家授課、積極協調解決用地難題……一個個暖心舉措成為項目的建成投産的“加速器”。年初,一百餘畝的大棚羊肚菌、大球蓋菌喜獲豐收。看到菌類種植的廣闊前景,加之基地育種車間的建成使用,周邊群眾承包展現出極大的承包種植大棚的熱情。如今,劉店村的一百五十畝種植大棚裏,茄子、西瓜、豆角、黃瓜……綠意盎然、瓜果飄香,繼續書寫著群眾的“致富經”。
幫扶工廠築起群眾就業的“蓄水池”。在鄭集村的幫扶工廠裏,機器馬力全開,呈現出一派忙碌的場景。走進廠房,只見兩名工人正在合力推動一滾布料,使用機器切割掉多餘的邊角料,並將大布料裁剪成小塊。隨後將成摞的布料運往裏面的縫紉車間。七八名工人坐在各自的工作臺前,雙手壓著布料向前推送,腳下輕點開關,縫紉機“嗡嗡”作響,左一道右一道,不一會産品初具輪廓。緊接著,氣門、提手等配件相繼添加,並印上商標。至此一件完好的充氣門簾就已完成。
“年齡大了,也沒辦法出去打工。在這裡幹活,能顧著家裏,接送孫輩也方便。”現年四十八歲的鄭集村脫貧戶楊愛華介紹道。鄭集村幫扶工廠的租賃企業蕭縣瑞錦服裝廠負責人表示,隨著本輪疫情接近尾聲,企業訂單絡繹不絕,特別是六月份以來訂單量達到高峰,現在工廠正在加班加點確保完成訂單任務。此外,工廠聘用了附近群眾十五人,其中脫貧戶四人、邊緣戶一人。工廠採取計件付酬,平均每人每月可以拿到兩千元左右的報酬。
幫扶工廠的運營使用,使得村級獲得穩定的租金收益,壯大了村級集體收入;而且以務工形式帶動周邊群眾參與進來,幫助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有助於鞏固脫貧成果,成為群眾就業的“蓄水池”。
閆集鎮用功發展産業、用情培育企業、用心惠及群眾,在實現鄉村振興“加速跑”的同時,不忘連接群眾增收致富的“同心橋”,讓發展惠及一方,以實際行動詮釋共同富裕。(圖文/殷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