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築牢體育強國的根基——縣城體育基礎設施升級進行時

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支撐,對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具有重要意義。近年來,縣城的體育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今年上半年,《關於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等文件相繼出臺,為縣城體育的未來發展指明瞭方向。

縣城體育相關從業者和專家表示,在縣城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進步的背景下,下一步應因地制宜,充分依託各縣的資源稟賦,實現體育基礎設施的精準佈局,更好滿足當地百姓的健身需求。

長足發展,縣城體育設施舊貌換新顏

在河北省邯鄲市涉縣,坐落著冀南地區最大的五指山滑雪場,在北京冬奧會的牽引作用下,配合縣城內豐富的冰雪運動場地,涉縣帶動了25萬人參與冰雪運動。

貴州省黔東南州榕江縣文旅局副局長林濤介紹,目前,榕江縣擁有羽毛球場、籃球場、乒乓球場、標準足球場、網球場、室內游泳館等硬體設施,另外在榕江縣老城區還有一個面積30萬平方米的生態體育公園,公園內有健身步道、籃球場、五人制足球場、沙灘排球場和羽毛球場等場地,還安裝了智慧健身器材。

林濤表示:“榕江縣的體育應該是中國體育的縮影,無論是群眾體育,還是競技體育,老百姓的參與度都比較高,折射出中國大體育的環境。”

從全國範圍來看,體育基礎設施換擋升級的縣城比比皆是。根據《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數據公報》,2013年末全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12.45個,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1.46平方米,而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到2021年年末全國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已經達到了2.41平方米。

貴陽市體育局副局長黃俊説:“縣城的體育發展在中國體育的大格局中承擔了帶動周圍農村體育發展和與承擔市級體育相關工作的重要任務和途徑,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縣城體育百花齊放

在幅員遼闊的中國,位於不同地域的縣城具有不同的資源稟賦,在如此多樣化的土壤上,也生長出了千姿百態的縣城體育模式。

在海南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足球成為縣發展的三大産業之一。依託多年來打造的“瓊中女足”品牌,該縣正在抓緊建設瓊中女足示範基地。

海南白沙黎族自治縣的國家南方訓練基地自2018年10月建成並投入使用以來,先後吸引了國家拳擊隊、國家鐵人三項隊、國家摔跤隊、國家現代五項隊、國家射箭隊等多支“國字號”隊伍前來訓練備戰。

優越的自然條件是白沙被諸多國家隊青睞的最重要原因。中國拳擊協會副秘書長康閩利説,白沙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有助於運動員在高強度訓練後的體能恢復。

廣西桂林市陽朔縣依託當地獨特的自然條件發展出多種體育業態,攀岩是其中最大的亮點之一。陽朔縣委書記周彥表示:“在攀岩界流行這樣一句話‘中國攀岩看陽朔’。陽朔的喀斯特地貌被許多中外岩友誇讚為‘最適合攀岩的石灰岩’。目前陽朔縣已開發出64個岩場、1200多條線路。”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商學院院長肖淑紅表示,《關於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關於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等文件,對於縣城體育發展都會有巨大的促進作用,為解決縣城體育發展的瓶頸問題提供了方向。

肖淑紅認為,縣城的全民健身事業要發展,就必須鎖定當地特色的優質資源,這樣既可以滿足當地百姓的健身需求,又可以通過發展賽事、旅遊等打造當地品牌,從而形成“一縣一品”的效果。

精準佈局,“建好”更要“有用”

從建設,到利用,再到維護、升級,縣城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同樣是一項系統工程。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旅文局局長趙建光表示,體育硬體建設後需要運營管理維護,不能讓場地“曬太陽”,避免資源浪費。一定要走市場化運營模式,自身具備造血能力。

已在新疆喀什地區巴楚縣駐村兩年的新疆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翟鴻飛表示:“縣城的體育設施建設,我覺得第一點就應該考慮到便民,讓群眾能夠方便地開展體育活動。”

對於縣城體育基礎設施建設需要注意的要點,肖淑紅表示,要堅決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真正的需求,符合百姓的生活習慣,符合真正的體育需求。

“用,就建;不用,就不建。一定得按照需求來做,不是越多越好。體育設施的建設是措施,不是目的。我們得做到價值最大化,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實現最大的價值。看到人家有大型場館,自己也要做大型場館,這種做法就過於形式化了,也會造成資源的浪費。”肖淑紅説。

翟鴻飛表示:“當一個縣城形成了獨特的體育文化,某項運動群眾氛圍好、整體水準高,或者是基礎設施好、辦賽水準高,就有可能成為省、區的體育中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