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 奮力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貫徹新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我國發展壯大的必由之路。只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我們就一定能夠不斷提高我國發展的競爭力和持續力,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把握主動、贏得未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這五大發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實踐證明,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

堅持創新發展,開創轉型升級新局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一是創新決定著發展思路、發展方向和發展面貌。要實現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品質效率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主要依靠創新驅動,就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二是創新影響發展速度和發展品質。要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走以土地、勞動力、資本等為主導的傳統發展之路已行不通,必須走創新發展之路,從根本上解決發展動力不足、發展方式粗放、産業層次偏低、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急迫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三是創新增強發展動力、塑造發展優勢。在國際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和我國發展動力轉換的形勢下,必須形成促進創新的體制架構,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

現在的安徽,創新平臺更加完善,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率先獲批佈局,大科學裝置集群初步形成,“政産學研用金”六位一體的安徽創新館啟動運營;創新成果更加豐富,成功研製出“九章”量子計算原型機、柔性可折疊玻璃、緊湊型超導迴旋質子加速器等重大科技成果,動態存儲晶片全國率先實現量産,液晶顯示全球最高世代線建設投産。下一步,安徽將致力於構建科技創新攻堅力量體系,加快打造“五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升級版;採取“定向委託”“揭榜挂帥”“競爭賽馬”“軍令狀”等方式,著力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率先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和領域試點建設應用場景示範工程,促進科技成果在生産、生活中廣泛應用;完善“創新成果+園區+基金+‘三重一創’”科技成果轉化“四融模式”。

堅持協調發展,形成統籌推進新格局

協調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首先,協調發展是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之舉。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事關發展的局部與全局、發展節奏的快與慢、發展佈局的重與輕等重大關係。樹立協調發展理念,堅持協調發展,是我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一大法寶。其次,協調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之舉。全面小康,既要城市繁榮,也不讓農村凋敝;既要東部率先,也要西部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只有牢固樹立協調發展理念,才能解決我國發展中存在的不協調問題,促進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進而全面建成讓人民滿意的小康社會。最後,協調發展是提高把握髮展規律能力的科學之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必須是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是遵循社會規律的包容性發展”。經濟發展必須要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社會規律,實現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包容性發展,提高發展的協調性和平衡性。

安徽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協調發展的重要論述,基本形成“一圈五區”區域發展佈局。接下來,安徽省將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深度融入長三角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動“一圈五區”協調發展,實施合肥都市圈一體化發展行動計劃;規劃建設合蕪馬、合滁、合銅産業走廊,主動參與G60科創走廊建設;持續推動皖北振興,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發揮老工業城市産能規模和市場佔有率優勢,加快製造業競爭優勢重構。

堅持綠色發展,塑造生態文明新優勢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第一,準確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徵。經濟永續發展最大的“心頭之患”是資源環境。純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對經濟大規模直接干預的增長,只治標、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資源消耗、環境污染基礎上的增長則更難以持久。走綠色低碳迴圈發展之路,是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消除“心頭之患”的必然要求,是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第二,準確把握世界生態文明發展潮流。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臭氧層破壞、化學污染、總懸浮微粒超標以及生物多樣性減少等問題日益嚴重,全球生態安全遭遇前所未有的威脅。將綠色發展寫入規劃,順應了全球生態文明發展的要求,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作為負責任大國執政黨的使命擔當。第三,準確把握生態文明發展建設規律。綠色發展科學揭示生態興衰、決定文明興衰的發展規律。對於該規律的認識,有助於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空間格局,有利於構築産業結構綠色、生産方式綠色、生活方式綠色的生態體系。

安徽深刻把握“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環境指數逐漸改善,長江流域水質達到國家考核以來最好水準;環境污染逐漸減少,全省PM2.5平均濃度下降25%,城市黑臭水體基本消除;環保示範區逐漸建立,淮河(安徽)生態經濟帶、環巢湖生態示範區、新安江—千島湖生態補償試驗區、合肥駱崗生態公園建設全面推進,並成功創建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十四五”期間,安徽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全省域、全過程、全方位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把好山好水守護好,讓綠色成為安徽最動人的色彩。

堅持開放發展,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

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開放發展是準確把握髮展大勢的先進理念。從國際上看,各國之間存在搶佔科技制高點、整合全球價值鏈、重構國際經貿規則的激烈競爭;從國內上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提高發展品質效益的任務更加緊迫。因而,只有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才能更好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世界潮流。另一方面,開放發展是深化認識發展規律的科學理念。通過擴大開放,我國順利實現了從貧窮落後大國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飛躍。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當今社會,只有堅持開放,才能獲得推動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乃至機遇和理念,創造更多社會財富。只有堅持開放發展,才能在國際競爭中推進創新,在擴大各國互利合作中實現共贏。

安徽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全省域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實施範圍,中國(安徽)自由貿易試驗區獲批建設;成功舉辦三屆世界製造業大會,合肥成為永久會址。下一階段,安徽將繼續遵循市場規律、善用資本力量、加強系統整合,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健全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政府管理和服務方式、推進自貿試驗區發展、提高開放型經濟水準,堅持把招商引資、招才引智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進開發園區管理機構改革,提升世界製造業大會、“天下徽商”圓桌會等開放平臺能級,推動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準開放。

堅持共用發展,實現人民福祉新提升

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用發展就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共用發展理念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發展觀與當今中國實際、時代潮流、群眾期盼緊密結合起來的理論創新成果。

就安徽而言,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水準躍居全國中上游,48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8.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搬遷安置任務全面完成。“十四五”期間,安徽將堅定不移地在高品質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全面振興安徽樣板,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一方面,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繼續深化戶籍制度、農村集體産權制度等改革,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增加農民收入,提升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水準;另一方面,在教育、養老、社會保障等關乎群眾幸福感的民生熱點方面,創新機制、加大投入,提高基礎教育品質,強化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