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平臺經濟、共用經濟的蓬勃發展,新就業形態應運而生。網路主播、文案寫手、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員等新就業方式已經成為當下求職者的就業新選擇。日前,國家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2021年底中國靈活就業人員已經達到2億人。其中,從事主播及相關從業人員達160多萬人,較2020年增加近三倍。
從線上到線下,從全職到兼職,新就業形態不斷涌現
視頻主播王昆最近有些忙碌,剛在海南三亞帶完學員訓練回到合肥,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線下健身授課,與此同時,視頻拍攝、直播訓練和答疑等也一樣沒落下。作為一名小有名氣的健身主播,王昆每日的工作生活與視頻平臺緊密相連。
“我的線下學員目前有近30人,基本上都是通過視頻平臺吸引來的。發佈視頻分享健身內容已經有兩年多了,賬號的影響力逐漸提升,目前擁有了一批固定的學員客戶。”3月15日,王昆告訴記者,他是合肥本地人,畢業於安徽體育運動職業技術學院,學的專業就是健身教練。畢業後一直參加各種健身健美比賽,保持健身,後來覺得身邊很多人喜歡“刷”短視頻,就開始在平臺上分享健身相關知識,久而久之受到很多人喜歡,便開始線下授課,同時在視頻平臺內的商城“帶貨”,主要是一些健身食品和健身器材。
“目前保持著每天1至3條的視頻分享,還想通過平臺吸引更多的流量。另一方面,保持參加健身比賽的習慣,檢驗健身成果,完善健身知識,提升自己的硬實力。”對於未來,王昆信心十足,“目前年收入很可觀,短時間內會一直保持現在的自由職業狀態。”
像王昆一樣處於靈活就業狀態的人有很多,“外賣小哥”丁磊也是其中一員。
“以前在外地打工,後來回合肥了看到身邊有朋友做外賣員,收入還不錯。我也就開始送外賣了,在合肥方便照顧家庭。”3月16日,記者採訪丁磊時,已是晚上9時,他剛送完當天的最後一單。丁磊告訴記者,“我目前是全職送外賣,幹了快一年了,一天能送40多單,每單提成5塊錢左右,工資正常在六七千元,要是多接點單子能掙得更多,還是挺滿意的。”
對於今後的打算,丁磊同樣有自己的想法。“一方面,想看看有沒有機會從送餐員升職做調度,再做個站長;另一方面,現在工作時間比較自由,除了早上10點到下午2點、下午5點到晚上9點必須線上,其餘時間自由支配,可以學一學汽修和汽車美容。有點技能傍身,以後也許能找個更好的工作。”丁磊説。
依託網際網路平臺,新崗位、新職業已經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不僅提供了更多的靈活就業崗位,也豐富了職業種類。從線上視頻行業到線下送餐、送快遞,有人兼職增收,有人全職大展拳腳,新就業形態已經成為吸納就業的重要“蓄水池”。
有人想做“自由鳥”,有人需要“過渡期”,新就業形態被越來越多人接受
為何越來越多的人投身靈活就業,加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軍?
“我不喜歡被公司制度管著,對於在單位就職和每天打卡的生活沒什麼執念。另外,健身是個人興趣,我也擁有授課的能力,完全可以在這個網路時代選擇適合自己的自由職業。”在1994年出生的王昆看來,就業不一定要找穩定的工作。新就業形態如火如荼背後,折射出當代青年與以往不同的擇業觀。對於“天生愛自由”、就業觀念更加多元化的年輕人來説,他們更關注工作的自主性、工作與生活興趣的平衡,靈活就業有很大的吸引力。
像網路直播、視頻寫手、視頻製作等就業方式不僅靈活,而且與個人能力和興趣密不可分。尤其是個人能力,如果沒有一技之長,很難獲得市場認可。記者採訪王昆時,正值上午10時,他正在吃一天中的第二餐。“我每天需要吃7餐,攝入足夠的蛋白質,同時每天保持一個半小時左右的健身鍛鍊,即使是過年期間也雷打不動。”王昆表示,只有堅持這種飲食和健身頻率,才能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同時多參加比賽多拿獎,贏得更多學員的信賴。
除了“鐵了心”全身心投入靈活就業的群體,還有另一群人,他們或是有本職工作,將靈活就業作為兼職,或是把這個就業方式作為過渡,再尋找新的職業或創業。
“之前和妻子一起,與朋友合夥創業開店,後來創業失敗,一時找不到滿意的工作,就決定先做段時間的網約車司機。”在合肥“跑車”的網約車司機劉韜告訴記者,現在正考慮找個公司,做朝九晚五的工作。“就算在公司工作了,閒暇時也可能繼續跑跑車。”劉韜笑著説。
靈活就業的特點正在於此,工作時間靈活,來去自如,工資尚可。
“餓了麼”近日發佈的《2022藍騎士發展與保障報告》顯示,平臺超四成騎手為全職,近六成有其他收入的騎手中,近四成騎手有本職工作,另有近三成騎手在其他平臺從事配送工作。對於一些暫時處於待業狀態的人來説,這種就業方式可以一邊賺錢養家一邊為未來做打算;對於有本職工作又有閒余時間的人來説,可以增加收入減輕生活壓力;對於沒有過多勞動技能難找工作的人來説,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職業入門門檻低,不失為一個好選擇。
依法規範用工,補齊勞動者權益保障短板,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更加安心
蓬勃發展的新就業形態也難免會面臨成長中的煩惱。如何讓新就業形態更“靈”更“活”,讓勞動者既能得到自由,又能得到保障和發展,成為社會關注話題。“我們外賣員主要騎電動車送餐,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危險的。我在網上看到過外賣員送餐受傷,不知道找誰做工傷認定的新聞,自己也蠻擔心。”丁磊説。
長久以來,是否簽訂勞動合同以及養老、醫療、工傷保險等問題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普遍關注的問題。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除部分管理人員外,平臺企業、合作企業一般不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而是以勞務、挂靠、承攬等形式簽訂勞務協議、合作協議,用工形式不規範。收入方面,勞動者的工作收入主要依據完成任務量計算,大部分人的收入處於中等水準,但單位時間的勞動收入偏低。此外,由於從業門檻低,多數勞動者為高中及以下學歷,且缺乏相關技能培訓和能力提升的渠道。
2億靈活就業者的就業保障問題,在今年兩會期間繼續受到關注和熱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靈活就業社會保障政策,開展新就業形態職業傷害保障試點。這已經是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連續第4年提及靈活就業人員的勞動權益保障問題。
近年來,我省一直關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問題。早在2019年9月,在省總工會、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的指導、蚌埠市總工會的推動下,蚌埠市網約送餐行業集體合同正式簽訂,實現了全國網約送餐行業行業性集體協商的零突破。今年1月,我省多部門聯合發佈《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方案》,對平臺企業的用工主體責任做出明確規定,破解勞動者關注的切身利益問題,彌補了我省新就業形態從業人員權益保障的空白點。日前,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市場監管局、省總工會聯合召開“全省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政策宣貫暨專項行動部署會”,就開展好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專項行動作出部署安排。
春去冬來,萬物萌發。新就業形態出現以來,直播、外賣、快遞等行業從業人員已經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充當起重要角色。只有為他們建立好全方位的支援和保障體系,才能讓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更有幹勁、更加安心,讓他們的就業之路越走越順,越走越有“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