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服務企業近400家,對話中國聲谷製造中心背後的“通關之路”——專訪中國聲谷製造中心廠長 祁義生

8年來,中國聲谷這塊産業發展的時代熱土,已成長為規模大、産值高、配套成熟的“AI+AK”産業集聚區,而中國聲谷産業平臺在可預見未來的戰略佈局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成為中國聲谷打造全球化産業體系的重要支撐基礎。

作為中國聲谷産業平臺之一的製造中心,如何延續高品質發展勢頭,成為中國聲谷産業發展的“壓艙石”?本期專訪,走近中國聲谷製造中心,共同對話其背後的“通關之路”。

中國聲谷製造中心廠長 祁義生(圖由張俊授權發佈

厚積而薄發·想人所想,急人所急

“我有幸投身於這個‘聲’勢浩大的浪潮基地,見證製造變革快速發展的歷程。”現任中國聲谷製造中心廠長的祁義生,在製造行業輾轉工作已30多年。2017年底從深圳回到安徽,帶著一顆重新出發的念頭,投入到了中國聲谷製造平臺的建設運營工作中。

2018年12月24日,中國聲谷製造中心正式揭牌。這一天在廠長祁義生看來,至今依然有值得紀念的意義。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個人從業生涯多年後又一個嶄新的開始,更是讓這個平臺為助推中國聲谷産業發展掀開了創新篇章。

春節之後的製造中心,也處處涌動著忙碌的熱潮。在工廠內,廠長祁義生向我們介紹,從設計到智慧裝配、從3D打樣到檢測檢驗,這裡一應俱全。通過培育、引入多家智慧終端製造及運營單位,逐步填補安徽中小企業智慧硬體産品製造空白,支援優質智慧終端産品的産業化、市場化、規模化。

“製造服務,最重要的就是學會聆聽,想客戶之所想,解客戶之所急,帶著心去工作。”從工廠基層一路走過來的祁義生,時刻保持著充沛的精力,面對企業用戶的時候,也更習慣與傾聽,把握客戶最迫切的要求。“企業用戶要的不僅是産品,更是這個産品帶給他們的附加價值。”廠長祁義生如是説。

在他的帶領下,中國聲谷製造中心歷經三年磨礪實踐,逐漸打造成為落地快、功能全、成效好的智慧製造工廠,工廠運用多品種、小批量、服務及時迅速的運營模式,為中國聲谷園區企業提供智慧製造一體化解決方案。製造中心也不斷地從“製造”向“智造”轉變,更大程度上滿足園區企業多元化的製造需求,邁出産業升級的新步伐。

任重而道遠·搭臺子帶隊伍做服務

截至2021年底,中國聲谷製造中心為園區企業提供製造服務,累計輻射園區內企業392家,下線産品460萬套。對於2021年製造中心發展的數據,廠長祁義生信手拈來。

“這些亮點的取得是中國聲谷大力謀劃産業平臺戰略,夯實創新發展支撐的結果。”廠長祁義生説,這些成績的取得還與中國聲谷産業平臺發揮平臺産業優勢、放大行業聯動效應、實施優質團隊梯度培育等舉措密不可分。

談到製造中心發展定位問題,廠長祁義生在對話中提出了自己的見解——一是搭好臺子。製造中心積極聚焦園區企業發展共性痛點和需求,以質優面廣的園區中小企業為轉型主戰場,積極破解園區企業“製造成本高”“生産週期長”“資金滯留久”的狀況,開展提供從“想出來”到“做出來”再到“賣出去”全週期服務,為構築産業高端集群格局打開新路徑。

二是帶好隊伍。人才,是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第一資源”,也是産業平臺發展的長效基石。廠長祁義生透露,“中國聲谷製造中心在製造技術上的執著與專注,在運營團隊用人上的多元性和成長性,所體現出的包容共贏的企業文化,也讓所有小夥伴堅信産業平臺的團隊能把服務做好,真正在産業平臺實現獲得感與歸屬感。”

三是做好服務。在整個採訪中,廠長祁義生常把品質與服務挂在嘴邊,在他看來堅持做高品質的動力産品和全生命週期服務,是製造中心一以貫之的道路。製造中心真正要做的是挖掘平臺內外潛力,對園區企業提質增效提供專業製造服務,探索形成平臺製造支撐企業發展的長效機制,進一步完善承接載體,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謀定而後動·發展提勁需挺起“脊梁”

延鏈補鏈強鏈,立足産業平臺發展的一系列舉措,讓中國聲谷産業高品質發展的“産業樹”更加枝繁葉茂。

中國聲谷製造平臺自2018年成立以來,就一直深耕製造服務,立志將製造高端應用推廣到更廣泛的産業領域,目前已接觸的數百家園區企業客戶,並了解了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因此有了深厚的積累,能為不同的企業提供不同解決方案,擁有為園區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而中國聲谷製造平臺的産業化、專業性也給中國聲谷的發展加了分提了勁。

對於2022年中國聲谷製造平臺發展的打算,廠長祁義生表示,今年中國聲谷産業平臺將緊緊錨定平臺支撐賦能産業發展的核心定位,堅持穩中求進的基調,大力推進平臺戰略深化踐行。製造中心堅持製造賦能挑大梁:一方面全面配合集群産業和園區企業的發展需求,真正的做好産品和服務;另一方面也會積極順應製造變革形勢和産業規劃方向,始終堅持品質保障為立身之本,挺起中國聲谷高品質發展産業脊梁。(圖文均由張俊授權發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