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安徽:打好“組合拳” 推進三次産業高品質協同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摘要

實施一産“兩強一增”行動計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大力推進科技強農,實施農業全産業鏈建設、綠色迴圈發展、數字賦農等行動;大力推進機械強農,加快優勢農機製造産業集群建設,提升農機社會化服務能力和農田宜機化水準;大力促進農民增收,實施工資性收入倍增行動,穩定鄉村公益性崗位,擴大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機會。

實施二産“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計劃,提升製造業核心競爭力。著力提升發展品質,實施優質企業引育行動和品質提升行動;著力擴大發展總量,推動新一代資訊技術、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新材料4個優勢産業向萬億級邁進,加快建設智慧家電、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10個超千億級産業;著力增強發展效益,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推進工業網際網路賦能增效。

實施三産“鍛長補短”行動計劃,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産業體系。開拓內貿市場,實施皖美製造、皖美農品、皖美旅遊、皖美味道行動;拓展外貿市場,實施外貿發展提升行動;做大消費市場,開展皖美消費行動。

1月11日,鳳臺現代農業科技示範産業園裏,農民在忙碌著。該項目佔地1180畝,實行智慧化水肥控制、自動化種植系統、自動化物流系統等20多項技術,採用無土椰糠栽培。安徽日報記者 李博 攝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扎紮實實抓好推進實施三次産業高品質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加快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報告用大量的篇幅闡述了今年安徽省實施行動計劃的目標、路徑和措施。出席省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一致認為,三次産業高品質協同發展行動計劃對於做優做強做大三次産業基礎,加快構築安徽高品質發展新優勢具有重要意義。要進一步打好産業“組合拳”,釋放産業協同升級的“乘數效應”,帶動全省發展能級的整體提升。

“兩強一增”

加快農業強省建設

推動三次産業高品質協同發展,離不開做大做強農業。《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實施一産“兩強一增”行動計劃,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強調農業是穩定經濟社會的“壓艙石”,要大力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這成為參會代表和委員熱議的話題。

省政協委員、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表示,實施“兩強一增”行動,契合中央精神、符合安徽實際,有利於提高我省農業科技、農機裝備水準,補齊農業生産體系的短板,提升農業勞動生産率和畝均産出率,促進農民增收,充分體現了“總書記有號令、黨中央有部署,安徽見行動”。

“為紮實推動‘兩強一增’儘快落地,我們出臺了《主要任務分解表》,將53項主要任務分解到31個省直部門和16個市,將我廳承擔的44項任務分解到33個處室(站)。下一步,將建立清單化、閉環式工作機制和定期調度、定期通報制度,把握重點任務、工作要求、時間節點,推進任務落地,確保層層有責任、件件有人抓、事事能落實,迅速在全省掀起‘兩強一增’熱潮。”盧仕仁説。

來自省農業農村廳的數據顯示,去年,我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預計達65.5%,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預計達82%,均處於全國領先。農民收入增速預計達11.7%,高於全國增速。

“《政府工作報告》中,我最關心的是農業、農村和農民的內容,特別是農民增收方面的政策。”省人大代表楊華説,報告專門拿出一個段落談大力促進農民增收,令人倍感振奮。報告提出要實施工資性收入倍增行動,強調通過改革增加財産性收入,要求壯大經營性收入,提升轉移性收入。這些舉措針對性很強,有具體目標也有詳細措施,這説明今年政府對農業農村投入會進一步加大,農民會得到更多實惠。

提質擴量增效

促進製造業轉型升級

“二産的‘提質擴量增效’,短短6個字,都抓到了點子上,發展製造業尤其要在提高發展品質上下功夫,提升産品品質,打造優質企業。”作為合肥一家傳統製造業企業的負責人,省人大代表唐祥先對製造業發展的話題十分關注。

他表示,在他所從事的液壓行業中,一些高端設備還依賴國外進口,購買設備往往花費了大量資金和時間成本,如果能實現國産化替代,整個行業、産業的發展效益會有很大提升。

“人家的産品優勢在於附加值高,因此我們發展製造業要從産品品質和企業發展效益入手。”唐祥先建議,在發展新興産業的同時,也要加大對傳統製造業的關注與扶持,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提高産品品質,實現“智慧製造”,促進轉型升級,讓傳統製造業插上“科技翅膀”。

對於新興産業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省政協委員盧立新十分關注且作了大量“功課”。他建議,要提升技術研發整合能力,打造晶片和軟體研發産業鏈,並加大“雙招雙引”力度,加快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汽車場景應用。

“目前,以合肥、蕪湖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基地為支撐,我省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産業集群已經在全國佔一席之地,但仍需提質擴量增效。”盧立新建議,鼓勵和支援我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匯聚創新資源,加快建設創新平臺和新型研發機構,提升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同時,強化人才隊伍建設,促進重點企業與高校合作開發,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這兩年通過數字化、智慧化改造,我們紗廠智慧化率超過50%。”省人大代表、安徽華茂集團董事長倪俊龍介紹,該公司紡紗工廠經過智慧化改造後,每萬錠用工從過去的50人下降到14人,生産成本下降近40%,能耗下降5%,勞動生産力大幅提升,去年利潤實現翻番,這都得益於智慧化改造。

倪俊龍建議,政府應加強對傳統産業的支援力度,引導傳統産業全方位、全産業鏈進行技術改造,以智慧製造為抓手,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分類制定傳統産業實施智慧製造行動計劃,推動企業智慧化製造步伐。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在各個行業樹立標桿企業引領示範,推動本行業實施智慧製造。

“工業網際網路是‘十四五’安徽推動高品質發展必須抓住的重要風口、必須搶佔的關鍵賽道。”省政協委員陶儀聲認為,我省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具備很多優勢,工業應用場景豐富,網路基礎不斷夯實,平臺培育初見成效,創新應用持續擴大。但與發達地區相比還存在短板。陶儀聲建議,強化工業網際網路基礎支撐,推進企業內網升級,開展外網建設。構建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體系,支援家電、汽車、新型顯示、高端裝備等重點領域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培育工業網際網路新模式,加強網路化協同;優化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環境,綜合運用財稅政策,加大對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的政策扶持,提升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安全防護能力。

“鍛長補短”

推進外貿與消費實現新提升

皖美製造、皖美農品、皖美旅遊、皖美味道……三産“鍛長補短”行動中,提出了這些具體行動。省人大代表童俊傑認為,要深挖農村市場消費潛力,各地要結合自身資源稟賦不斷調整産業結構,探索“一村一品”的農業産業經營模式,形成規模效益和品牌效益。通過優質産品供給,培養新的消費增長點,讓皖美農品更豐富多樣,讓皖美旅遊更多彩絢麗,讓皖美味道更記得住鄉愁。

同時,要完善鄉村商業網點佈局,提升鄉村商業體系的承載能力,滿足消費市場多樣性需求。鼓勵餐飲連鎖企業向鄉村延伸採購鏈,生鮮快遞服務企業向鄉村延伸配送鏈,大型農産品批發交易市場向鄉村延伸資訊鏈,餐飲食品等“老字號”企業向鄉村延伸品牌價值鏈。

“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是推動貿易高品質發展、培育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重要舉措。”省政協委員、安徽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教授楊蓮娜説,要積極助推皖企搶抓RCEP機遇,實現安徽更高水準開放。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正式實施。RCEP內容廣泛,涉及全球最大區域,總體上開放水準和規則標準較高。”楊蓮娜表示,有關部門要深入研究RCEP規則,打造“一站式”投資與貿易服務平臺,提供原産地證書籤發、智慧財産權、商事調解、涉外公證等服務。

楊蓮娜認為,伴隨著RCEP的實施,建議我省進一步擴大開放,推動貿易自由化和投資便利化;結合自貿試驗區不同片區的功能,有選擇地進行産業開放或政策改革的壓力測試和創新鼓勵。皖企也要適應新的競爭格局,用好原産地規則,積極擴大出口,在夥伴國家建立海外直採中心,加大原材料及中間産品的進口,拓展跨境價值鏈。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