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學習教育,是黨員幹部的一次“洗禮”,意義非凡。“有志者事竟成”,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道路上,佈滿荊棘和坎坷,如何邁過眼前的一座座高山,唯有樹立遠大志向,才不會迷失方向。中國共産黨百年征程,歷經內憂外患、艱難困苦,帶領全國人民寫下“百年傳奇”,學習黨史,才能認清過去的路,學習黨史,才能熟知肩上的責,學習黨史,才能感悟英雄的志。
學史明志,從黨史汲取創業熱情。上個世紀60年代,新中國尚處積貧積弱階段,讓中國人民吃飽飯,這一樸素的想法讓袁隆平院士紮根田間地頭,潛心研究雜交水稻幾十年,終其一生、矢志不渝,直到袁老臨終時,依然擁抱兩個純真的夢想,“禾下乘涼夢”、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當有人問起為什麼要搞雜交水稻時,袁老説:“一粒糧食能救一個國家,也能絆倒一個國家。”只有深知走過的路、吃過的苦,才能激發創業熱情。“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幼年飽經戰爭之苦,他深知只有自己軍事上強起來,才不會挨打,因此,他隱姓埋名30年,潛心研究核潛艇,填補了中國核潛艇從無到有的空白。
學史知責,從黨史汲取責任擔當。英雄就在身邊,英雄並不遙遠。2021年,合肥這座城市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延喬路的路牌下,常常堆滿了鮮花,不乏有很多外地青年來此向陳喬年和陳延年兩位烈士表達敬意,兩位年輕烈士犧牲時不足30歲,用熱血獻身革命事業。輾轉近百年,大批年輕爭相“追星”,是對共産黨人“實踐其所信,勵行其所知”的認同,是對革命先輩“鐵肩擔道義”精神境界的崇敬。2020年,突破歷史極值的暴雨侵襲合肥,巢湖防洪大堤決口,廬江縣6000余名村民被困村莊,廬江縣消防救援大隊政治教導員陳陸,在抗洪搶險一線連續奮戰了多個晝夜後,在執行搶險任務時,被洪水沖走,生命定格在了36歲,年輕的共産黨員用生命詮釋了,責任和擔當就在我們身邊。
學史勵行,從黨史汲取奉獻精神。在雲南麗江的邊疆偏遠山村,共産黨員張桂梅將自己40多年的青春,奉獻給了大山裏的孩子們,紮根于大山深處的張桂梅始終明白一個道理:“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從17歲到64歲,張桂梅傾其一生、不懼艱苦,克服重重困難堅持辦學,真正實現了讓教育阻斷貧窮,也成就了自己“燃燈校長”的美譽。
城市管理崗位,普通而平凡,對於我們基層黨員來説,黨史學習教育,應明確三個方向,城市管理要為人民,城管青年要有擔當,城管工作要有奉獻,新時代城市管理工作,需要注入更多溫情和文明,需要的不僅僅是“管好”,還需要“服務好”。(作者:合肥包河區城管局濱湖辦 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