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涵,合肥市行知學校七年級學生。儘管才12歲,已發起多次公益活動,懷揣公益夢想,心存感恩之心,深受老師同學們的稱讚。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國畫、剪紙數年,曾獲第六屆全球少年書畫藝術大會“書畫傳播小使者”稱號,並多次在國家、省、市級書畫比賽中獲獎。
認真負責、和諧友善的小班幹
儘管剛就讀初中,就被同學們推選為班長,但是從小受到父母“心存感恩,與人為善”教育理念的王一涵並未覺得班長是比同學“高一等”的“官”,反而讓她對“友善”有了新的理解。“《論語》中説‘和而不同’,我覺得同學們來自各個不同的小學,生活經歷、成長環境難免千差萬別,每個人待人接物的習慣也都各不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友善’便是同學們之間和諧相處的重要基礎,而我作為班長,更要做好自己的帶頭與榜樣作用,與同學們交往時,提醒自己,儘量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每個同學之間的‘不同’之處。”
在2020年包河區“新時代好少年”評選中,王一涵被評選為包河區第三屆“新時代好少年”。這份榮譽不僅使她珍惜,也讓她相信,積極學習、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秉持“友善”之心,才能讓她的班長工作更為順利,對於她的生活和學習也必然大有裨益。
熱心公益、樂於助人的好學生
今年才12歲的王一涵,已經在老師、家長的幫助下,發起並組織多項公益活動。2020年的兩個傳統節日——春節和中秋節,王一涵分別組織同學們向學校所在社區的“空巢老人”和學校附近街道的環衛工人們送去了餃子和月餅,這些餃子和月餅都是王一涵和同學們親手製作的,少年們稚嫩的手或許算不上靈巧,但是他們為了公益而散發出的熱忱與純真之心卻令人動容。
而王一涵想幫助那些“空巢老人”和環衛工人的初心其實很簡單。她説:“每當我看到那些環衛工人們辛勤工作的背影,想到‘空巢老人’們孤獨的身影,我就有一種‘想為他們做點什麼’的想法。”正是基於這一簡單的“想為他們做點什麼”的初心,讓王一涵在剛踏上公益之路時便心澄如鏡,“公益就是不圖回報的,如果我有所企圖的話,那麼在遇到困難時或許我就會放棄了。”王一涵説。
2019年12月,王一涵醞釀很久的一封《一起成長、共同進步——為留守兒童建立“愛心書屋”的倡議書》,在爸爸媽媽的鼓勵下,送到了合肥市金鬥路小學校長程冰的手中,程校長看後很是感動,並告知她,我們支援你。在班主任老師和同學們的積極響應和幫助下,課餘時間王一涵和“遊説”來的幾個小夥伴挨個到其他班級進行宣傳,越來越多的同學與老師加入到這次活動中,他們紛紛捐獻了自己的圖書,就連程校長也捐贈了一套科普書籍《小牛頓》。捐贈活動當天,王一涵和同學們邀請校長、老師及家長代表們,一起來到廬江縣羅河鎮東風小學,向那裏的留守兒童捐贈了他們募集來的圖書。
在談到這次捐贈圖書活動時,王一涵説:“因為我想讓那些同齡的小夥伴們明白雖然我們身處不同的地方和環境,但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不能因為暫時的生存和家庭環境有自卑感,”她在《倡議書》中寫道:“心靈會因為我們的關愛而更加充實,世界也會因為我們的參與而更加美麗!讓關愛成為一種習慣!讓純真的眼睛裏不再為讀書而暗淡!讓他們和我們在同一片藍天下共同成長!”情真意切,躍然紙上,讓我們仿佛能感受到王一涵溫暖純良的公益之心。
傳承優秀文化,弘揚時代精神的好少年
除了熱衷公益活動,王一涵還十分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她相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基,值得每一個中國人去了解、去學習、去熱愛。
王一涵對國畫與剪紙情有獨鍾,曾在第六屆全球少年書畫藝術大會中榮獲“書畫傳播小使者”稱號,2020年合肥市中小學生“我是生肖郵票設計者”繪畫比賽中獲得二等獎,包河區第十五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得二等獎。此外,朗誦也是她的愛好之一,她的朗誦作品《烏丟丟的奇遇》入選“合肥市教育局發佈”微信公眾號的“童·話”欄目,並向大家推薦了作家金波的作品《烏丟丟的奇遇》。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捨。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無論是熱心的公益活動還是對國畫、剪紙的熱愛,對於王一涵而言,這些還都剛剛開始。而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插上了感恩與公益這一對翅膀的王一涵,一定能飛得更高、更遠。(文:芮中祺 圖:合肥市金鬥路小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