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加大傳統村落保護,留住最美鄉愁,已有400個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總量躍居全國第七。“十四五”期間,全省將全面建立傳統村落掛牌保護制度,千余個文化積澱深厚、物質遺存豐富的村落入檔,百餘個村落實現集中連片保護利用。
摸清“家底”建立分級保護名錄
近年來,通過5次全域範圍的傳統村落資源現狀普查,安徽基本掌握了全省村落“家底”,初步建立了國家、省、市三級分級保護名錄。400個村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總量位居全國第七。754個村列入省級傳統村落保護名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11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24個。
下一步,全省將建立完善省級傳統村落保護數字資訊管理平臺,實施“一村一檔”,將全省1131個文化積澱深厚、物質遺存豐富的村落檔案錄入管理平臺,基本實現省內所有有保護價值村落的全檔案建立和資訊查詢。
讓傳統村落保護融于鄉村振興
近年來,全省將傳統村落保護融于鄉村振興政策,探索傳統村落保護與地方發展的系統性解決方案,收穫頗豐。
優化社會資本進入機制與模式,加快形成財政保障、社會積極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通過政府引導,撬動社會資本,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拓寬社會資本進入傳統村落設施建設、休閒旅遊、文化創意等保護髮展項目。拓寬傳統民居建築投資渠道,引導社會資本以租賃、承包、聯營、股份合作形式投資保護利用。
將傳統村落保護鄉村振興、鄉村旅遊等有機結合起來,持續提升基礎設施和居住環境。今後,全省會推動傳統村落片區特色業態融合發展。引導生態、文化、區位關聯緊密的傳統村落連片、簇群、有機保護與利用。分類確定傳統村落片區發展運營模式,實現傳統村落的差異化、簇群化、多元化培育。充分挖掘傳統村落片區優勢,大力發展旅遊衍生産業和文化教育、衛生福利、民俗活動等公益業態,進一步提升內涵、提升效益,彰顯不同片區的特色亮點。
實現上百個村落集中連片利用
2020年5月,安徽成功申報國家財政部、住建部組織開展的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範市,這意味著傳統村落保護髮展由單個村落保護向集中連片保護髮展轉變。
本次試點示範集中連片保護利用重點著眼于分類提升傳統村落基礎設施及人居環境;進一步開展傳統村落保護利用探索,建立傳統村落保護活化利用體系;健全投入保障制度,創新投融資機制;打造一批傳統村落保護活化利用運營示範村。
“十四五”期間,全省將繼續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全面建立傳統村落掛牌保護制度,完善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管理制度規定,明確保護利用的方向和底線,禁止開展破壞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的建設活動。
加強村落傳統空間完整性和風貌格局保護,保護好傳統建築,完善村落生活服務設施與配套服務設施。探索傳統村落文化遺産多元化利用保護機制,推廣“古村落+新民宿”文旅融合等發展模式,推進傳統村落集中連片國家示範市建設,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傳統村落保護與活化利用。
規劃通過3年實現137個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帶動231個行政村發展。完成新安江百里大畫廊及源頭片區、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片區、世界文化遺産拓展片區,涵蓋總面積350平方公里的一環三片示範建設,留住鄉愁的同時,讓鄉村發展更有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