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安徽阜陽:資深攝影師展示36年前後的阜南縣

城市日新月異、飛速發展,你見過1985年的安徽省阜南縣嗎?阜陽日報社退休記者戴維奇1985年拍攝的這張老照片背後還有這樣一段故事:

1985年5月上旬的一個下午,安徽省政府派來的3架安二型飛機,正在阜南縣緊鑼密鼓的對濛洼蓄洪庫的18.3萬畝小麥進行噴藥施肥作業。

我和原阜陽地區電視臺的一位攝影同行,有幸登上了其中一架作業的飛機,飛往蒙洼地區進行新聞報道。生平第一次登上飛機航拍的我,既興奮又緊張,我當時手持120相機,每只膠捲只能拍12張照片。

飛機從阜南縣城東的農用機場起飛,約幾分鐘,就抵達了濛洼蓄洪庫的作業區域。雖然出發之前該機的機長為我們詳細的介紹了航拍的要領以及注意事項,並且規劃了拍攝線路,但是到了作業區的上空,我們還是有點手忙腳亂。這時,只見我身下另外一架飛機的翅膀下拖著長長的煙霧,在綠色麥田的映襯下,如同彩虹一般,蔚為壯觀。我的兩隻眼睛緊緊的盯著相機的取景器,不時地按動著快門。剛剛盤旋了兩圈,我是抓拍了幾張飛機噴灑藥液的照片,但是我那電視臺的同事就暈機躺在了機艙裏,我只好一手拿相機,一手替他緊緊抱著錄影機,動彈不得。

不一會兒,飛機開始返場,按照事前約定,飛機將在縣城飛行一圈。當飛機從界南河的紅旗閘,沿著淮河路向東飛行時,我遠遠的看到了當時阜南縣的標誌性建築,阜南縣人民政府那幢白色的4層辦公大樓。

於是我起身坐在機艙裏,雙腿夾住同事的錄影機,艱難地舉起了手中的相機,拍下來這張史無前例的阜南縣城航拍圖。1985年5月9日,當時的阜陽報,刊發了一組這次飛機在濛洼蓄洪庫噴藥施肥的新聞報道。

而這幅阜南縣縣城的航拍圖,由於當時沒看到它的價值,所以一直塵封在我的文件櫃裏。就在今年8月份,空中看阜陽大型航拍活動開始之際,我翻出了這張老照片。

出於對新聞的敏感,我立即感受到了這張36年前拍攝的老照片的分量,並立即對它進行了電子掃描,留下了這份難得的電子文件。

2021年9月21日,風和日麗,藍天白雲,空中看阜陽大型航拍活動的直升機再次飛抵阜南縣城上空。我特意讓機長飛到淮河路的西段,紅旗閘的上空,也就是36年前拍攝那張老照片的同一角度,我又拍下了另外一張照片。

時光荏苒,滄海巨變,翻天覆地,換了人間。36年,匆匆而過時光無痕。如今的阜南高樓鱗次櫛比,早已不是過去的模樣。(圖/文:戴維奇)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