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群眾賽事活動奏響“全民全運”最強音

十四運會群眾賽事活動設4個展演項目,吸引了全國32個省市區的6800多人參賽。截至目前,網上視頻的瀏覽量已經超過了6000萬人次。各地群眾的參與積極性空前高漲,奏響“全民全運”最強音。

線上線下同火爆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十四運會群眾賽事活動4個展演項目廣場舞、廣播體操、健身氣功、太極拳均採用“線上參賽、線下評審”的方式進行。

“自上屆全運會開始,群眾比賽進入全運會,讓群眾分享體育發展和改革成果,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第十四屆全運會設置群眾展演線上活動,把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熱衷參與的廣場舞、廣播體操、健身氣功、太極拳運動搬上了全運會的舞臺,讓廣大群眾通過展演、展示、交流,充分展現體育技能和精神風貌,收穫成績和快樂。”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賽事活動處負責人何紅宇介紹説。

“前兩天的網上瀏覽量還是4000萬人次,今天上午就已經突破6000萬人次。全民全運、同心同行,這一點在十四運會群眾賽事活動展演項目中,得到了十分明顯的體現。”談到十四運會群眾賽事活動4個展演項目的“線上線下同火爆”,十四運會西安市執委會競賽組群體部競賽活動處處長左鐘欣慰地説。

據了解,4個展演項目共吸引了766支隊伍、6800多人參賽。群眾賽事活動參賽隊伍第一次實現了全國32個省市區全覆蓋。此外,組委會還對這些參賽作品都進行了線上集中展示。網上視頻瀏覽量目前已經超過了6000萬人次,對全民健身蓬勃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評審嚴格有講究

“雖然是群眾賽事活動,但我們的評審十分嚴格,完全按照規則要求執行。像我們廣場舞項目,對參賽隊伍的服飾、舞姿的同步性,音樂和動作的整體性,選手們的技能等都有著明確的要求和打分標準。”十四運會廣場舞項目競委會副主任余漢橋説。

9位評分裁判目不轉睛地觀看著前方大螢幕上參賽隊伍的表演視頻,裁判長、仲裁老師不停在打分表上“寫寫畫畫”。在廣場舞、廣播體操、健身氣功3個大項的線下評分現場,一切工作都在一絲不茍、井然有序地進行之中。“我們這次一共有62名裁判參與工作,所有的工作流程都完全按照十四運會比賽規程嚴格執行,必須確保最終的各獎項獲得隊伍實至名歸。”余漢橋説。談到具體的評分標準,余漢橋道:“首先是個人的動作技能,其次是整體的統一性,再加上服飾、音樂的整體性。廣場舞的美感是我們十分看重的。”

健身氣功競委會委員朱穎介紹:“健身氣功項目有14名打分裁判,再加上裁判長、總裁判長和仲裁,每個參賽隊的表演視頻我們都有21名裁判參與評分,確保整個評分的公開、公正。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推廣的健身氣功功法目前一共有11套。十四運會的比賽項目是易筋經、五禽戲、八段錦、氣舞4個分項。健身氣功講究天人合一,對選手調身、調息、調心都有著一定的要求,裁判在評分過程中對這些都有著十分明確的要求和標準。”

廣播體操競委會副主任馮振曉也表示:“廣播體操的普及率在群體項目中首屈一指,但它有著易學難精的特點,個人動作的到位率和參賽隊伍的同步性是裁判打分最重要的標準。”

科學健身有提示

“健身氣功的習練必須講求科學,廣大群眾一定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了解健身氣功項目的特點,參加正式推廣的健身氣功功法學練,並聽從健身氣功社會體育指導員等專業人員的科學指導,以防被各種‘歪理邪説’損害身心健康,甚至被利用而破壞社會和諧。”朱穎認真地説。

全民健身熱潮不斷席捲神州大地,作為各自群體項目的“專家裏手”,在接受採訪時,余漢橋、馮振曉、朱穎等人也對群眾如何科學健身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余漢橋表示,廣場舞已經成為目前國內各地群眾健身的一道亮麗“風景線”。對廣大廣場舞愛好者們來説,他希望大家首先要做到“不擾民”,選擇合適的習練場地和時間。其次在習練過程中要注意科學、適量,避免因急於求成而對自己的身體造成不必要的損害。“廣場舞項目是一項美的運動,我們要讓自己的身體、心靈一起美起來,讓我們的城市、鄉村因為廣場舞的舞動都變得美起來。”

馮振曉介紹道:“廣播體操是經過科學研究創編的健身方法,對健身場地要求不高,簡便易學,健身效果好。廣播體操光榮走過70年,凝聚著眾多專家們的心血。”目前國家推廣的第九套廣播體操具備十分突出的科學性、時代性。堅持做廣播體操對保護頸肩腰等身體部位都有明顯好處。“我建議大家,如果選擇做廣播體操鍛鍊身體,一定要每天堅持,每次最好做兩遍左右,以身體微微出汗為最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