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分享到 0

海口鎮鎮江村:“內外兼修”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道路寬闊乾淨,綠化也搞得好,晚上走到哪都是亮堂堂的,村裏建了大廣場,村民有了娛樂的地方,每天都三五成群的到這裡,跳舞、拉家常、鍛鍊身體,想幹啥就幹,日子過得可舒心了。”一位安慶市大觀區海口鎮鎮江村村民樂呵呵地説道。

近年來,大觀區海口鎮鎮江村黨總支以黨建工作為引領,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突出地方特色、積極開展美麗鄉村建設、文明村鎮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全面推進鎮江村村容村貌提檔升級。先後獲得“全國文明村鎮”、“安徽省第二批美麗鄉村示範村”、“安慶市民主法治示範村”等多個榮譽稱號。

打好黨建品牌,戰鬥堡壘迎來“新發展”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海口鎮鎮江村黨總支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堅持“三會一課”、支部主題黨日等制度,合理運用“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引導黨員幹部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同時充分意識到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意義,緊緊抓住黨員這個“最小單元”,創新黨員教育管理,通過日常教育引導黨員強化榮譽感,向先進看齊,自我反省,自我提高,不斷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為鄉村振興賦能添力。鎮江村還定期開展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活動,建立並逐漸完善“一約四會”(村規民約、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和禁毒禁賭會)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定期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庭院”“最美家庭”等評比活動。隨著文明建設活動縱深推進,文明新風吹遍鎮江村。村民汪保亮感慨道:“在家門口就業的多了,打麻將的少了,村容村貌變美了,鄉風文明瞭!”

黨員示範帶頭,村莊迎來美麗“蝶變”

鎮江村紅領工作站積極發揮黨員幹部“頭雁”效應,帶動群眾共同投身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有力形成“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共治氛圍。黨員做示範、群眾跟著幹。圍繞“拆、清、改、種、建”五部曲,開展街道清理、庭院美化、溝渠疏通、違建拆除等活動,讓道路寬敞開闊,衛生整潔有序,環境優美宜人。村民余錫長説:最近幾年村內改造的基本上與城市差不多,綠化、道路、溝渠等該修的都修好了,村裏住著越來越舒心了。

鎮江村以整治村容村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對17公里泥巴路實施了硬化、平整,還修建了6公里溝渠。為給村民提供一個環境優美、乾淨整潔的居住環境,村“兩委”和老黨員帶頭開展“五堆”(糞、柴、土、草、石)雜亂堆放現象整治行動及“四旁”(村、路、溝、宅)綠化和植樹造林行動,引入市場化服務解決農村環境衛生治理難題。“過去這裡就是垃圾堆、臭水溝,村民經過時都要捂著鼻子。如今變成了水清景美的小池塘。”村民余錫長站在當家塘前説。硬體設施跟上來了,環境品質變好了,衛生狀況改善了……這些每天都能感受到的實實在在的變化,讓老百姓讚譽有加。同時,充分巾幗志願者等婦女黨員群體作用,深入推進“美麗庭院”創建,打造戶戶爭創,合力建設美麗鄉村新畫卷。

壯大優勢産業,農民迎來“好日子”

“鎮江村想要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必鬚髮展産業、壯大集體經濟。”該村書記陳聲生表示,“通過走訪調研,我們制定了符合鎮江村發展情況的産業振興規劃,以‘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大家共同發展。”鎮江村努力破解村級集體經濟活力不夠、動力不足、“造血”能力不強等問題,以新型農業為主攻方向,利用25346平方米的閒置廠房作為招商引資廠房,成立農民工返鄉創業扶貧基地。如今全村有工廠企業以及合作社12家,主要從事服裝、傢具、床墊、農副産品加工與銷售。該村還通過土地流轉、政策扶持、科技服務等措施做大産業基地。鎮江村總共4000畝耕地,已經流轉出2600余畝,形成以永強禽業為代表的番鴨養殖基地。目前,該村村集體經濟收入已經突破20萬元,完成“負債村”到“小康村”的蛻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