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奧運會落下帷幕,中國健兒取得驕人成績。運動員奮勇爭先、頑強拼搏的精神感動國人,激發全民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掀起全民健身熱潮。近日,國務院印發《全民健身計劃(2021-2025年)》,針對當前困擾全民健身發展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舉措。
全民健身關係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隨著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健身熱情日益高漲。然而,體育設施數量不足、佈局不合理、開放使用率低、侵佔破壞嚴重等問題,成為制約人們從事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要做好體育設施的規劃和建設工作,將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市發展規劃,積極落實公共體育設施用地的定額指標。居民小區建設中,配套體育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有效制止現有體育設施違規佔用現象,充分保護公共體育設施正常使用。結合疫情管控,合理利用學校等場所的體育設施向社會公眾開放,延長開放時間,滿足群眾健身需求。
很多人只知道健身有好處,但對於怎麼科學鍛鍊缺乏認識。有人覺得只有從事競技體育的運動員才需要專業指導,業餘愛好者只是健身,不用講究科學訓練。其實,缺乏科學運動素養比場地稀缺更糟糕。錯誤的健身方法不僅無法保證鍛鍊效果,而且會造成運動傷病,影響身體健康。科學健身意識薄弱,折射科學健身宣傳不夠、健身指導人員不足。高等體育院校應完善體育人才培養體系,規範資格認定程式,著力培養業務能力突出的專業人才,滿足大眾對科學健身的需求。各級體育主管部門組織運動員、教練員進學校、企業、社區和農村,開展全民健身主題活動和各類文體賽事,為群眾普及健身知識、提供健身指導,促進全民科學健身。
全民科學健身,與體育産業發展息息相關。體育産業涉及競賽表演、體育培訓、健身休閒、體育用品製造、傳媒科技等産業領域,可以帶動多個消費領域協同發展。據預測,到2025年,體育産業總規模將達到5萬億元。體育産業方興未艾,未來可期。體育産業做大做強,關鍵要回到市場邏輯,用好市場力量,調動消費需求,實現可持續發展。探索建立體育與其他行業的合作機制,推動“體育+教育”“體育+醫療”“體育+旅遊”等融合發展,實現“1+1>2”的發展效果。推動體育産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全民健身服務水準。將科技融入體育産業,既可以降低運動風險,也有利於普及運動項目,讓科學健身成為時尚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