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金融活水”滋潤鄉村促振興

3月30日,據從安徽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獲悉,全省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優化“三農”金融産品和服務,推動農業企業上市掛牌和再融資,健全完善農業保險體系,量身打造融資擔保産品服務等,構建支援鄉村振興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截至2月末,全省涉農貸款餘額1.65萬億元,同比增長14.88%;農業上市公司達15家,新三板掛牌農業企業42家,省股交中心農業板掛牌企業1419家。

據了解,為引更多“金融活水”流向鄉村,安徽省優化考核評價機制,引導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縣域貸款、涉農貸款、脫貧縣貸款投放。同時,搶抓資本市場註冊制改革全市場推進的戰略機遇,加強農業企業上市掛牌後備項目資源挖掘、股改、培育,強化分類指導達標,推動上市掛牌和再融資,打造更多農業産業鏈龍頭企業。

農業保險是有效分散農業生産經營風險的重要手段之一。全省健全完善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階段相適應、與農戶風險保障需求相契合的“保險+三農服務”體系,完善“基本險+大災險+商業險”三級保障模式。今年前2個月,全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累計承保農作物4406萬畝,服務農戶407.35萬戶次,提供風險保障229.2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1%、76%、96%。  

在構建農業融資擔保服務體系上,完善並推廣新型農業信貸擔保“勸耕貸”模式,為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量身打造融資擔保産品服務;落實全省政策性擔保業務優惠費率,降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擔保融資成本。截至2月末,新型農業信貸擔保“勸耕貸”模式已在全省86個縣(市、區)落地,實現全省農業大縣業務全覆蓋,擔保貸款在保餘額97.69億元,在保戶數1.74萬戶,戶均56.14萬元。

此外,加大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力度,推動資訊生信用、信用變信貸、信貸促發展,助推信用村形成産業村。目前,全省16個選點縣已建檔農戶28.9萬戶,已評定信用戶和信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25.8萬戶、信用村326個,累計授信143億元、發放信用貸款26.1億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