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各地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

正值茶季,黃山市徽州區兩條“定制農村客運班線”的開通,方便了富溪鄉、洽舍鄉、楊村鄉在城區務工生活的茶農進山採茶;清明時節,六安市通過“皖事通”六安分站上線清明“雲祭祀”服務,祭奠對象“廣”、操作“便”、方式“新”……連日來,安徽省各地把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砥礪初心使命的“磨刀石”,紮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基層的困難事、群眾的煩心事,把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幹群“面對面”民意“零距離”

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黨員幹部就必須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基層,了解群眾冷暖安危,地氣才能“接起來”,實績才能“幹出來”。淮南市通過新聞媒體徵求“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意見建議,重點解決群眾就業、教育、社保、衛生、養老、托幼等14個方面的“急難愁盼”問題,並要求做到當年實施、當年見效。截至3月26日,該市各縣區和市直單位已報送事項280多項,社會各界反饋意見建議230多條。池州市既緊盯群眾訴求集中、社會廣泛關注的急事難事聚力攻堅,又注重群眾身邊的煩心小事切實解決,全面排查梳理群眾信訪反映問題、徵求意見反映問題等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太和縣從3月初開始,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訪民情,聽民意,辦實事”活動。縣級領導幹部深入到黨建工作聯繫點,縣直部門領導幹部深入到服務單位、所包聯鄉鎮村,鄉鎮領導幹部深入到包聯村戶,做到“三必訪”,即矛盾多、問題多、群眾意見大的必訪;重點人群、重點戶必訪;群眾代表、村(社區)“兩委”成員、“兩代表一委員”必訪,推動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落到實處。

舉措“硬碰硬”點亮“心願單”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力之所至。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增強思想自覺和政治自覺,最終要將群眾“急難愁盼”的事當頭等事來做,採取過硬的舉措,把“問題清單”變為“銷號清單”,讓群眾能夠得到實惠。國網金寨縣供電公司主動到府配合茶農進行“柴改電”,新建配電變壓器11台,增容改造配電變壓器5台,架設線路27.9公里,全力保障茶葉加工生産用電。合肥市經開區在中小學校探索實施“放心班”工程,為中午接送孩子有困難家庭提供午餐服務和安全看護,並將“三點半課後服務”與“放心班”工程有機整合,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望江縣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發揮各基層站點作用,推出“服務反向跑”活動,主動“走下去”為群眾排憂解難,減少受援人跑動,推深做實政法隊伍教育整頓,致力打造“最多跑一次”法律援助品牌。蕭縣主動對接江蘇省徐州市醫保部門,積極推進長三角醫保門診費用結算工作,讓群眾受益。銅陵公交總公司在調整公交線路中直面民意,優化調整,打造群眾滿意的民生公交。亳州市結合群眾意見較大的市區“僵屍車”問題,進行專項治理,還道於民。

成果“實打實”服務“常態化”

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要求把為群眾辦實事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馬鞍山市推行項目制,從摸排匯總的200余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中,遴選了一批市級重點項目進行公示。同時,安排新聞單位對市級重點項目進行跟蹤監督,提高人民群眾滿意度。國網安慶供電公司與安慶市大觀區濱江苑社區聯合成立“黨史學習教育為群眾辦實事”實踐基地,為及時了解群眾用電訴求、解決用電難題,形成了長效機制。蚌埠、蕪湖、滁州、淮北、宣城等市還注重結合,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與“四級書記”帶領幹部“訪民情、解民憂、我為群眾辦實事”、“學雷鋒志願服務”等活動有機融合,持續推動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