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鄉村振興:拿過接力棒 跑好接力賽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築牢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壓艙石’。”

“實施鄉村産業振興計劃,打造百億級産值龍頭企業、千億級産值農業産業化集群。”

“深化農村改革,健全城鄉融合發展機制,進一步激活農村資源要素、激發強勁內生動力。”……

在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中,鄉村振興被置於宏觀政策層面,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廣泛熱議。

安徽省阜陽界首市邴集鄉大董村村民西瓜喜獲豐收。

多年來,“脫貧攻堅”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高頻詞彙,而今年發現了一些新表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在決策層看來,鄉村振興已不僅僅是促民生的重要發力點,也將是下一階段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施政方向。

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如期完成!”今年的安徽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全省48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3000個貧困村全部出列、31個貧困縣全部摘帽。

“十三五”期間,安徽省脫貧攻堅取得歷史性成就。那麼,新發展階段,如何交接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接力棒”?成了擺在全省面前的新課題。

有出題,就有作答。

從“脫貧攻堅”邁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階段,工作重心是不是意味著脫貧攻堅工作結束了?在安徽省人大代表、涇縣大寧村村委會主任湯三葉看來,顯然不是,要守住脫貧攻堅成果,“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思想不亂,幹勁不減。”

茶園帶來好收益,茶農日子越過越好。

湯三葉認為,這種銜接不是原有扶貧政策在時間跨度上的重復和延續,而是更高水準、更高品質的有機銜接和協同推進。

涇縣大寧村緊鄰青弋江,村裏種植的大面積露地蔬菜是村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生活來源。2014年,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151戶246人,2020年全部實現脫貧。

“看似一個階段任務完成了,但這絕不是終點。”湯三葉説,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所謂鄉村振興,就是把工作對象從貧困戶拓展到全體農村百姓,把工作地域從貧困地區擴延至所有農村地區、把工作重點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延伸到推進農業高效、農民富裕。

安徽潛山瓜蔞喜獲豐收。

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於安徽來説,實屬不易,前有疫情,後有汛情。即便如此,農業農村發展頂住壓力,依舊取得了歷史性成就:農業綜合生産能力上了新臺階,全省糧食産量803.8億斤,實現“十七連豐”;城鎮、農村常住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5.1%和7.8%,鄉村面貌煥然一新。

安徽省政協委員、安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楊增權認為,鄉村振興,首先要突出規劃先行,這是鄉村行動計劃的基礎;其次要切實加強産業發展,這是鄉村建設行動的根基。同時,要守牢糧食安全的責任,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

展望鄉村振興,安徽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今年的目標就是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常年耕植于沃野的安徽省人大代表、阜陽市農業科學院大豆研發中心副主任于偉認為,鄉村振興,首先要産業振興。在他看來,脫貧攻堅解決的是貧困問題,鄉村振興解決則是過得好的問題。

1998年大學畢業後,于偉就跟大豆打交道。“安徽雖有千萬畝的大豆種植面積,但單産不高,而且品質上良莠不齊,沒有形成品牌,所以市場上競爭力不強。”對於安徽的大豆産業現狀,于偉直言不諱,今年帶來的議案,就是有關振興大豆産業。

“作為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不僅要潛心科研,還要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示範推廣與開發,只有激發創新活力,才能服務鄉村振興。”于偉如是説。

此次安徽省兩會,提出了鄉村振興近期和長遠兩個階段的工作重點,即2021年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保障糧食和耕地安全、提高農業品質效益和競爭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以及深化農村改革。

作為“十四五”的主要目標任務,則是立足糧食安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鄉村公共服務體系以及城鄉融合發展等方面,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業富裕富足。

“反覆研讀了今年的工作報告,‘鄉村振興’有目標任務,有階段安排,工作就有抓手。”于偉相信,只要對照目標任務腳踏實地地走,肯定能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平穩拿過接力棒,跑好接力賽。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