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分享到 0

安徽糧食總産、農民收入實現新突破

安徽糧食總量穩定站上800億斤臺階,排名由2015年全國第6位上升到2019年第4位。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0821元增加到2019年的15416元,從全國第18位上升到第12位……

11月23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盧仕仁介紹全省“十三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情況。

扛穩糧食安全責任農産品保障有力

“十三五”時期,安徽堅決扛穩糧食安全重大政治責任,糧食和“菜籃子”等重要農産品保障更加有力。

今年全省夏糧總産334.38億斤,較上年增長0.9%,實現“十七連豐”,預計全年糧食總産803億斤左右,超過“十三五”糧食綜合生産能力720億斤指標任務80億斤。

2019年肉蛋奶總産603.2萬噸,較2015年增長3.2 %;水産總産231.5萬噸,較2015年增長10.1%;此外,蔬菜、水果、茶葉等優質農特産品種類豐富、供應充裕,滿足百姓消費需求。

電子商務、鄉村旅遊等新業態蓬勃發展

在農産品加工上,全省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總數達1.6萬家,其中,國家重點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62家,居全國第10位;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999家,居全國第8位;年銷售額超100億元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4家。各類農業産業化聯合體1941家,其中省級示範聯合體564家,居全國第1位。

安徽電子商務、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等新産業、新業態也蓬勃發展,2019年,全省農村産品上行網路銷售額536億元、增長31.7%,休閒農業接待遊客達2.08億人次,綜合營業收入820億元。

化肥農藥使用量有望實現“六連降”

品質興農、綠色興農成為安徽現代農業主旋律。全省長江幹流及其8條重要支流、44個水生生物保護區禁捕退捕工作有序推進,提前實現了建檔立卡、證登出、船回收、網銷毀4個100%。

2015年以來化肥農藥使用量有望實現“六連降”,農作物秸稈、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分別達91.7%和91.8%,均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在79個縣(市、區)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秸稈綜合利用列入省民生工程,連續4年舉辦安徽秸稈綜合利用産業博覽會,成為推動安徽農業綠色發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行政村垃圾收運全覆蓋

農村居民“錢袋子”也越來越鼓。今年前三季度我省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2523元,同比增長6.8%,增幅比全國高1個百分點,今年有望實現與全國絕對差距進一步縮小。産業扶貧帶動扶貧對象每人平均直接增收2335元。

農村教育、文化、衛生、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快速發展,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85%,行政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覆蓋率超100%,農村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