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分享到 0

安徽省區域創新能力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11月18日,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美好安徽‘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佈會。安徽省科技廳廳長羅平出席發佈會並介紹安徽“十三五”科技創新發展主要成就。

據介紹,“十三五”以來,安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堅持依託“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和“一室一中心”分平臺,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堅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創新型省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在過去的五年時間,安徽地方財政科技撥款佔地方財政支出比重從“十二五”末的2.8%增加到2019年的5.1%;全省累計有效發明專利74812件,增長1.87倍;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1.8件,增長1.76倍;國家級研發平臺突破200家,較“十二五”末增長39%;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450億元,增長137.6%;區域創新能力連續9年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建設重大創新平臺,源頭創新成果持續涌現

“十三五”期間,國家實驗室創建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相繼獲批建設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濱湖科學城,開展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在此基礎上,著力打造“四個一”創新主平臺,啟動建設14家安徽省實驗室和14家安徽省技術創新中心,構建科技創新先鋒隊。

研製併發射成功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無中繼千公里量子保密通信;正式開通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今年,首次實現高保真度32維量子糾纏態,創造世界最高水準。被稱為“人造太陽”超導托卡馬克大科學裝置(EAST),多次刷新電漿體運作世界紀錄,取得國際核聚變重大突破;成功研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首個大型超導磁體線圈竣工交付;自主研製的ITER計劃校正場首批線圈暨法國WEST裝置偏濾器關鍵部件成功交付。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超薄電子玻璃屢創記錄,今年成功研發中國第一、世界領先的30微米柔性可折疊玻璃。

“芯屏器合”産業體系成為安徽的嶄新名片

“十三五”以來,安徽圍繞新興産業基地、戰略性新興産業及高新技術産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科技需求,實施906項科技重大專項和1388項重點研發計劃,財政支援經費達201390萬元。以積體電路、新型顯示、人工智慧等為代表的“芯屏器合”産業體系已經成為安徽的嶄新名片。

五年來,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增長1.1倍,2019年累計達到6636家,今年有望突破8500家。全省省級以上高新區達20家,實現全省16個市全覆蓋。全省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産業産值、增加值比2015年分別增長78.9%、73.5%,規模以上高新技術産業增加值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40%。高新區和高新技術企業已成為安徽産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尤其是在今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羅平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十四五”時期國家發展藍圖和2035年發展遠景,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安徽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精準落實各項任務,為“美好安徽”貢獻科技力量。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