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韻動安徽10月10日訊 “駐村扶貧路遲遲,大業未成不忍辭,碩果纍纍旌旗獵,共圓小康會有時。”這首小詩的作者名叫董瑞宜,現任廬江縣金牛鎮山南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
“我覺得這裡更能體現自己的價值,更能實現自己的鄉村夢”自2012年,董瑞宜先後被選派到金牛鎮古城社區、山南村以來,他從“稅門”一腳跨入“村門”,9年時間,這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又深深的紮根在了這片他所熱愛的土地裏。
取信於民,抓黨建強班子
2014年10月,到山南村任職第一天,問題就來了,因為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近十年沒有通水的抗旱溝成了幹群之間的一條“鴻溝”。於是董瑞宜堅決替換了2名不被群眾認可的幹部,併發動黨員奮戰20多天,終於將溝渠疏通了,百姓堵著的心也通了。村班子的威信也樹立起來了,取信於民,接下來才能更好的開展工作。
選派期間,董瑞宜狠抓“三會一課”基本制度落實,不斷加強村“兩委”班子思想政治建設,同時爭取項目改建了為民辦事大廳,推出“一站式”服務,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從致富能手、回鄉創業能人和退伍軍人中摸排優秀人選,發現“好苗子”,通過加強培訓,幫助提升各項技能,班子的力量強了,才能更好的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精準扶貧,做兩道論述題
“針對貧困戶的問題,首先,我會給他們做兩道論述題。一是:他為什麼是貧困戶?二是:為什麼又不是貧困戶了?貧困戶致貧的原因很多:因病,因殘,子女學費等等,這都需要詳細了解,幫助他們解決根源問題。幫扶後,還要看他們是不是真的能實現長久脫貧?致貧的真正原因解決了沒有?他們的收入增加了多少等等,要防止脫貧之後再返貧”,董瑞宜介紹道。
貧困戶左敦平是典型的因病,因學致貧,家裏母親和妻子有病,兩個孩子都在上學,了解這個情況後,駐村工作隊立即幫他家聯繫醫生對他母親和妻子治療,同時對兩個孩子申請教育幫扶,同時,了解了他想發展稻蝦共養,苦於沒有資金技術,董瑞宜又幫他聯繫養殖技術培訓、辦理小額貸款、堅定創業信心。現在他家大女兒大學已畢業,小女兒讀高職,自已承包的40畝蝦田,年收入有8萬元。徹底解決了致貧的根源,走上了致富路。
貧困戶樂學青因腿部一級殘疾而致貧,家中還有3個孩子在上學,生活壓力很大。對此,董瑞宜為他申請了醫療保險和低保,為孩子上學申請了教育幫扶,同時為其愛人提供了村裏公益性崗位,極大的緩解了他們的生活壓力。“感謝黨和政府的關心和照顧,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樂學青動情的説。
此外,董瑞宜還對貧困戶進行精準分級劃分,在村集體經濟分紅時,優先考慮程度更深,更迫切的貧困戶,幫助他們解決突發睏難,真正將精準扶貧落實到每個細節上。
發展産業,助力脫貧致富
“對我而言,貧困戶從來不是負擔,而是一種資源”。董瑞宜説,要想長久讓大家脫貧走上致富路,發展産業是重中之重。通過廣泛的走訪得知,村民趙成林有意回鄉發展黃鱔溫室育苗産業,但因眾多不確定因素,正處在猶豫階段,得知此資訊後,董瑞宜主動聯繫趙成林,到江西和廣西考察,幫他分析政策形式。“一句話引來一個産業”,董瑞宜以熱情專業的服務,徹底打消了趙成林的後顧之憂,當即確定投資。公司成立後,董瑞宜又協調成立了“紅色服務隊”,幫助其解決流轉土地、辦公場所、道路及水利問題,並在兩天時間內解決了用電增容問題,讓趙成林直呼“神速”。目前該産業已實現固定資産投資1000多萬元,帶動趙莊所有村民入股,解決周邊村民和貧困戶穩定就業32人,年實現産值2500萬元。
九年的不懈努力,目前,山南村共發展了1350畝的苗木花卉産業、400畝的稻蝦共養産業,600畝的中草藥種植産業和150畝的黃鱔溫室育苗産業。“今年,農業觀光和鄉村旅遊産業是我村裏的新興産業,引進了安徽壕熊世界觀光項目,該項目投資達3000多萬,預計年接待遊客10萬人。”董瑞宜興致勃勃地説。
捨己為民,致富路上再出發
如今,古城社區在三年內由“陳情村”轉變成“模範村”;省級貧困村山南村在2016年底從貧困村出列,2017年建檔立卡貧困戶164戶,469每人平均已脫貧,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將達70余萬元!
村組間寬敞平整的水泥路;家家戶戶清澈的自來水;路口明亮的太陽能路燈;充滿了歡歌笑語的圖書室和文化公園……一切都煥然一新,一切都兆示著美好生活的來臨。
九載扶貧,身體上病痛的磨難,內心裏對缺席家庭生活的內疚,依然撼動不了董瑞宜在扶貧道路上走下去的決心。“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參與這個偉大的工程,我感到無比自豪!”董瑞宜説,他將用行動為“精準扶貧、共同致富”再盡一份心,再出一把力,期待在扶貧一線堅守,與鄉親們共同見證全面小康社會的建成!(唐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