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山鎮位於來安縣城北部10公里處,轄10個行政村、3.6萬人,其中,貧困戶922戶1771人。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舜山鎮2018、2019連續兩年脫貧攻堅工作獲全縣第一名,鎮扶貧工作站2019年獲全縣“人民滿意的先進集體”榮譽。
安徽省來安縣舜山鎮副鎮長、扶貧工作站站長魏永亮:2016年以來,舜山鎮圍繞傳統農業、現代農業、科技農業“三大板塊”謀篇部局,持續推進脫貧攻堅、轉型發展、鄉村振興三個階段,先後投入2000余萬元,發展了26個産業扶貧項目,每年給十個村帶來不低於年200萬的資産收益。
緊抓扶貧項目,助力脫貧攻堅,舜山鎮已精心打造出一個規模大、結構優、運作穩、效益好的“大産業扶貧”格局。同時,魏永亮積極主導“政府+企業+貧困戶”的創新産業扶貧模式,推出“兩項清單”工作機制,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安徽百思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苗木管理服務中心主任王曉松:我們公司落地以後,扭轉了180畝貧困戶的土地,首先在資金上面對貧困戶有一個補償,第二通過盆景技術解決和幫扶貧困戶讓他們學到一些盆景技術,再一個就是把剩餘勞動力引進來,每個月或是每個季度用工達到兩百人。
安徽恒海生態農業觀光園有限公司董事長顏恒海:我們有四大主體在這個地方,第一我們有一個現代農業科技管理園和我們科技管理公司在這地方發展,第二我們兩個現代科技溫控自動化的大棚在當地投産,第三在這有一個四星級的農家樂,第四我們有一個水産養殖和林下種植林下養殖這樣一個體系。本鎮的和平村和炮咀村以及周邊貧困戶貧困村在這邊上班人數比較多。
眾多産業項目的蓬勃發展,能給更多農戶帶去創業、就業契機,為脫貧攻堅助力,為群眾幸福加碼。
施邦友:以前在家裏面種田,現在不種田到鎮裏面來幹點活,苗木打叉,摘摘果子,在這個地方比外面方便,能照顧到家。
鑄造精準扶貧“資産收益樣本”,魏永亮探索扶貧新途徑,創新“46235分配法”,形成量化資産折股特色模式,該資産收益模式被省財政廳等三部門選為貧困村典型案例進行示範推廣。
魏永亮:這個“46235”呢,“46”就是40%作為貧困戶分紅,60%作為村集體收入。“235”就是把40%資産收益分紅的資金分成十份,兩份是由脫貧較好的貧困戶分得,三份是由脫貧一般的貧困戶分得,五份是由脫貧交差的貧困戶分得。用這樣的一種方式平衡所有貧困戶收入的一個差距,也能夠較為準確的幫助貧困戶解決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産業到戶助推脫貧,魏永亮積極鼓勵貧困戶發展種養殖業,通過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
丁邦喜:沒扶貧之前我家屬精神病,身體不好不能勞動,還經常跑,2014年建檔立卡扶貧以後,我家裏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小額貸款我們搞養殖,養魚養海蝦養雞等,還種了幾畝地,村裏面還有光伏,還有産業分紅,低保等,一年收入兩萬多塊錢,老兩口吃不愁穿不愁。
曹長成:我家屬因病得了動脈瘤,到醫院搶救無效死亡,我們(水滴籌)得的款項20多萬,一分沒動全部退回去了。籌錢就是給我老婆治病,老婆沒有救了我就把它退回去了,我現在自己身體重活也不能幹,好幾處骨折。兩個孩子要讀書,我要走了小孩子沒有辦法,她又沒有媽媽只有我在家帶帶小孩。在家養殖養雞子,村裏面又給了我一個公益性崗位,一個月補助500元。因為政府的幫助家裏面現在好了一點。
未雨綢繆,提前籌劃,舜山鎮積極探索網際網路+,搭建電子商務平臺,為扶貧産業拓寬了銷售渠道。
曹長成:東西多少錢一個,有多重,放在那人家自動就給你寄走了,當場就給錢,電子商務村裏面就有一個。
産業強、農民富、環境美,舜山鎮已成為一個生態宜居的美麗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