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首個風電儲能一體化示範項目投運;刷新安徽省內5G下載速率新紀錄;軌道交通二季度産值35億元,奪回了受疫情影響的工期……上半年,全省各地新基建加快推進,合肥市也已形成“領跑”之勢。到6月底,全市合計建成電聯共用5G基站近3000座,實現5G市區室外連續覆蓋、縣城核心區域和部分發達鄉鎮熱點覆蓋。
全省首個“風電+儲能”項目首批風機發電
近日,位於宣城市特高壓古泉換流站的5G信號全覆蓋完成測試,並成功實現基於5G的電力差動保護、遠端配電系統採集、控制等功能應用,全省首個“5G+特高壓”新基建案例標桿就此建成。這是全省首例特高壓變電站與5G技術結合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工程。
省能源局工作人員介紹,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是國家西電東輸戰略標誌性工程,起于新疆昌吉換流站,止于宣城境內的古泉換流站,是目前全球電壓等級最高、輸電容量最大、輸送距離最遠、技術水準最先進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作為新基建的一個方面,智慧能源基礎設施的推進並非個例。同樣是在6月,在淮北市濉溪縣孫疃鎮和四鋪鎮境內,華潤濉溪孫疃50MW風電項目升壓站一次倒送電成功,首批風機順利並網發電。該項目全部建成之後,年上網電量超12080萬度,每年節約標準煤3.92萬噸。
“這個項目還能減少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煙塵等有毒有害氣體排放,最大限度減輕環境污染。”省能源局相關人士透露,這是全省正式並網投運的首個風電儲能一體化示範項目,為未來新能源發展提供了重要參考樣板。
刷新安徽省內5G下載速率新紀錄
今年以來,5G已成為各地推進新基建的“領頭羊”。年初,合肥聯通攜手合肥電信成立了5G共建共用工作組,整合雙方力量和優勢資源全力衝刺5G建設任務,開展了近四個月的通力合作和5G建設大會戰。
7月7日,好消息從合肥聯通傳出,截至6月底,雙方已經圓滿完成2020年上半年5G基站建設任務,合計建成電聯共用5G基站近3000座,實現5G市區室外連續覆蓋、縣城核心區域和部分發達鄉鎮熱點覆蓋。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還率先攜手在省內開展5G200M載波聚合試點工作。本次試點通過聚合電信3400MHz~3500MHz和聯通3500MHz~3600MHz載波的方式完成5G示範站開通,較單獨組網相比,電聯共用5G基站利用頻寬優勢和載波聚合技術,實現了5G下載速率的翻倍提升。工作人員現場測試5G下載業務平均速率穩定在2.5Gbps左右,下行峰值速率達2.7Gbps,刷新了安徽省內5G下載速率新紀錄。
值得期待的是,為繼續提升覆蓋範圍和接入能力,雙方計劃在下半年再建設5G基站及室分近2000處。而按照合肥市的最新規劃,到2022年,全市將建成5G基站2.2萬個,在全國率先實現5G規模商用。
軌道交通二季度産值35億元
看得見的項目在推進,看不見的項目其實也熱火朝天。從地上到地下,到處都是合肥新基建向前推進的軌跡。6月30日上午,在包河區宿松路和祁門路交口,軌道交通4號線宿松路站主體結構順利完成封頂,標誌著4號線西段18座車站主體結構全部封頂。
合肥軌道交通集團建設分公司負責人介紹,4號線西段為雞鳴山路站至呈坎路站(含),全長22.1公里。截至目前的最新統計,4號線全線已經累計挖通了超過八成的隧道,累計完成鋪軌12公里,38條單線區間隧道已貫通34條。
建設項目加速推進的背後,有常人看不到的謀劃。以往,軌道交通在建項目在正月底基本可以全面復工;而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前三個月,在建的1號線三期、4號線和5號線項目無法“大展拳腳”。為搶回進度,軌道交通集團開展了“抓好安全品質,奮戰二季度,奪回疫情影響工期”活動。
7月4日上午,軌道交通集團召開總結表彰會上,建設分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上半年各項建設任務圓滿完成,其中,二季度完成了35億元産值,實現“奪回疫情影響的工期”的目標。當前,計劃在年內分批開工的10條軌道交通線路,也在加快推進前期工作。
合肥“新基建”全省“領跑”
今年上半年,5G的推廣應用繼續奮力“搶跑”合肥新基建。而從全市範圍來看,合肥市的“新基建”也已經在全省形成了“領跑”之勢。
6月20日上午,包括全省首家宜家商場在內,一大批項目按下“開工鍵”。為全力佈局和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項目儘快落地,像這樣貫徹“六穩”落實“六保”的集中開工,在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就舉辦了多次,其中新基建也成為“重中之重”。
華雲數據中心、中國電信安徽大數據産業園、東方國信研發銷售中心、潤宇高性能雲計算産業基地、合肥先進計算中心……今年以來,隨著這一批項目全力推進,合肥市在新基建的跑道上不斷加速領跑,塑造著競爭新優勢。
合肥市發改委的有關人士介紹,上半年,全市初步建立了市級新基建重點項目庫,現有項目215個、總投資1396億元。來自統計部門的資訊顯示,今年1~5月,全市“新基建”投資持續領跑,同比增長了23.4%,較前4個月加快4.4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