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服務群眾能力的重要保障。我省綜合施策,大力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消除“貧血”病灶
——大力整治軟弱渙散村,選優配強“領頭雁”
壽縣板橋鎮王樓村以種植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為主,村黨總支原書記曾受過刑事處罰,村黨組織凝聚力差,村集體經濟薄弱,去年被淮南市確定為軟弱渙散村之一。
針對王樓村的狀況,上級黨委從建強組織“堡壘”入手,及時將原書記清理出村幹部隊伍,同時補齊配強班子。選派的鎮民政所所長姚士元到村擔任書記後,不僅快速融入村裏工作,還制定了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去年,王樓村實現集體收入20多萬元。
組織強,一強百強;組織弱,事事難成。村黨組織軟弱渙散與集體經濟薄弱,常為因果關係。對這一導致村集體經濟發展乏力的“貧血”病灶,必須把選優配強作為剛性整頓手段,夯實基層“戰鬥堡壘”。去年,在深入排查摸底、綜合研判後,全省對確定的630個軟弱渙散村開展分類整頓,對症下藥,調整100多名不勝任、不盡職的村書記,選優配強500多名村“兩委”成員。
各地深化“領頭雁”培育工程,通過下派一批、調整一批、培養一批、補充一批的辦法,優化村幹部隊伍結構;開展實用技術、經濟管理等專業技能培訓,組織村書記走出去,到先發地區、經濟強村實地學習,汲取經驗,拓寬思路,提高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能力。
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通過公開招錄、跨村任職,把素質好、懂經營、會管理的致富帶動人選進村級班子,2019年擇優錄用村幹部44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41人,跨村任職18人。同時,通過組織外出參觀、鎮內觀摩、座談交流等形式,解決各村發展動力不足、思路不寬、資訊不暢等問題。渦陽縣等地還以“雙培雙帶”先鋒工程和流動黨員“雙向帶動”為載體,吸引在外發展成功人士、鄉村企業家參與村集體經濟發展,培養和選用一批能人,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匯聚“供血”合力
——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增加財政資金扶持
村裏戶戶有銀行授信、大戶授信封頂50萬元、整村信用額度高達3000多萬元……得益於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東至縣洋湖鎮永濟村引來了金融“活水”,種養大戶借助銀行信貸資金加速發展,村民們集體致富有了奔頭,永濟村發展集體經濟的步伐也邁得更加穩健。
黨建聚心,信用變金。近年來,省委組織部、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針對農村融資難等難題,積極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引導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推動金融資源向農村集聚,為村級經濟發展“供血”。截至2019年底,16個試點縣共發放信用貸款4.6億元。
財政投入的持續加大,讓村集體經濟發展有了強支撐。據統計,各級強化財政資金供給,共安排10.8億元財政資金,對1474個基礎條件較好村和1013個“空殼村”、薄弱村進行扶持。肥東縣在市財政給予每個重點扶持村30萬元補助基礎上,給予每個村20萬元配套補助,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注入強勁動力。
省自然資源廳加強用地支援,積極推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開發利用,支援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使用自有建設用地發展集體經濟。合肥市出臺留用地措施,按照每個村不低於3畝的標準安排集體經濟發展留用地指標。
增強“造血”功能
——發展特色産業,提供人才支援
受煤炭去産能、小煤礦關停政策影響,淮南市八公山區部分“靠煤生財”的村一度面臨發展困境。
“如何另謀出路發展村級經濟,成了擺在我們村黨支部面前的一道難題。”蔡崗村黨支部書記蔡瑞祥介紹説,蔡崗村與鄰近的蔡洼村積極找市場、想路子,利用前些年積攢的資金,抱團成立“兩蔡集團”,註冊成立3家4S店和1家汽車維修公司,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超百萬元,並帶動了130多名村民就業,促進了村民增收致富。
發展産業,是持續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根本出路。各地突出産業帶動,從推動産業振興出發,充分發揮資源、市場、技術等方面的比較優勢,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主導産品和支柱産業。全省共建成集體經濟産業項目1676個,有效增強了村集體“造血”功能。
各地堅持黨建引領産業發展,推行“黨支部+基地”“黨支部+合作社+電子商務”等行之有效的模式,走出了一條黨建與産業融合發展的路子,助力脫貧攻堅跑出“加速度”。
休寧縣板橋鄉通過連續7年舉辦“賞呈村油菜花、品板橋泉水魚”油菜花節等活動,大力發展泉水魚旅遊經濟,先後成立沂源流水養魚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板橋村泉水養魚專業合作社,推行統一品牌、魚苗、防疫、價格和保底收購的管理方式,註冊“一線泉”商標,泉水魚的價格每公斤超過百元。
農産品加工、配套生産、物業經營、鄉村旅遊、農村電商……各地堅持市場導向,立足自身優勢,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由過去簡單的發包租賃拓展到多個領域,收入來源日趨多元,來自産業經營、光伏發電、資産收益、入股分紅、生産服務等渠道的收入日益增多。
為加強人才支撐和科技支援,省委組織部組織實施鄉村企業家人才隊伍建設工程,發揮鄉村企業家在集體經濟發展中的“頭羊效應”;省科技廳從省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選派科技特派員,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指導。
構建“活血”機制
——深化農村改革,創新發展思路
馬鞍山市博望區積極探索新路子,對集體土地相對較豐富的村,在不改變土地性質、不改變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經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對外流轉,激活土地資源潛力,激發發展集體經濟內生力。
博望區西城村將湖下2200多畝集體農田進行流轉,村集體經濟收入每年增加160多萬元。紅陽村通過土地開發整理,以土地入股的方式與浙江安吉一位茶商合作,在一期項目中新建了50畝的白茶種植示範基地,村委會和村民小組每年均可創收2萬多元,二期200畝項目將於今年下半年啟動建設。
發展村集體經濟,離不開制度創新。我省積極深化農村改革,創新發展機制,推進農村承包地、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引導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集體土地或農戶承包地、宅基地,通過聯營、聯建、入股等形式發展集體經濟。推進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落實集體經濟組織市場主體地位,全省完成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村(居)達15063個,佔村(居)總數的93.7%。
資源變資産、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農村“三變”改革,增加了村級收入,帶動了農民增收。不少村集體以資源、資産、資金入股承接經營主體,獲取股金分紅,壯大村集體實力。據統計,截至去年底,全省開展“三變”改革的村達8497個,佔村(居)總數的52.8%。推進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建設,引導村集體利用交易平臺進行資産資源公開流轉,促進集體資産保值增值,全省建成13個市級、84個縣級農村産權流轉交易市場,去年交易金額達23億元。
村集體經濟“活”起來,低收入群眾就能富起來。舒城縣張母橋鎮已成功涌現出陡河村等多個村級集體經濟優秀示範村,全鎮形成強村帶弱村、共同發展壯大的良好局面。據統計,去年全省村均集體經營性收入由2018年的13.9萬元提高到19萬元。集體收入的提高對促進農民增收貢獻較大,去年全省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416元,增幅達10.1%。
今年4月,我省還啟動實施村集體經濟發展“六項行動”,圍繞薄弱環節,重點推進“增點擴面、渠道拓寬、幫扶助力、部門聯動、黨建引領、示範帶動”六大舉措,打好集體經濟發展“組合拳”,全面推動全省村集體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