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時節,走進山西省運城市新絳縣陽王鎮北池村,村民楊春林的家中吊滿了瓜蔞架。熟練的女工一手拿著剪刀,一手戴著膠皮手套,一剖一轉,金燦燦的瓜瓤和瓜蔞籽就掉進桶裏。
20年前,楊春林便開始種植藥材,是當地聞名的藥材種植“土專家”。北池村的水是溫泉水,既不能飲用,也不能灌溉莊稼,全村4000畝土地全是旱地。為此,楊春林在旱地上試種了很多藥材,最終發現瓜蔞非常耐旱,適合種植。
據介紹,瓜蔞味苦,果實、果皮、果仁以及根莖均可入藥,全身都是寶,用途廣泛,市場需求量較大。
起初,楊春林承包了近百畝地,大面積種植瓜蔞。由於經驗不足和技術不夠,他種植的瓜蔞不是産量低,就是發生病蟲害,收益並不理想。為解決問題,楊春林通過書本學習、向專家請教以及到外地參觀和實踐積累,逐漸掌握瓜蔞生産管理技術。
隨著藥材生産規模不斷擴大,北池村的土地早已滿足不了藥材生産的需要,許多村民紛紛到外地承包土地,收入一年比一年高。楊春林也在陜西省渭南市合陽縣承包了300畝的土地種植瓜蔞,去年,僅種植瓜蔞,楊春林就收入200萬元。
今年,楊春林把目光投向臨汾市的周邊地區,引導200余戶外地農民種了1700多畝瓜蔞。他提供種子和技術,並負責産品包銷,打消農戶的顧慮,在當地掀起了種瓜蔞的熱潮。
藥農史建軍種植了15畝瓜蔞,雖然今年行情比去年差一些,但也獲益3萬餘元。談到種瓜蔞,史建軍道出了自己的喜悅,“瓜蔞好管理,楊春林提供技術,指導及時,還包銷産品,我一點也不愁。”
“在採摘之前,大家要注意對瓜蔞進行挑選。像這種早黃的,是由於太陽直射造成的灼傷,屬於壞瓜,需要提前把它們摘掉。還有那種生病生蟲的,也要提前摘掉,不然放在一起的話會影響瓜蔞籽的品質和價格。”由於楊春林管理的種植戶多,他經常線上上給農戶講解技術。
當前已是瓜蔞成熟期,楊春林和服務團隊幾乎每天都穿梭在各個基地,指導大家及時收穫瓜蔞。
“河北安國市場又來訂單了,山東的制藥廠也在催貨。我要趕緊收購,抓緊晾曬和加工,保障客戶正常生産。”楊春林指著家裏堆放的100多噸瓜蔞成品説,外地收購的300多噸瓜蔞過幾天就到家了,看來還要忙活一陣子。
如今,北池村已擺脫傳統農業的束縛,走向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的産業發展道路。目前,該村的藥材種植品種已達20多種,包括遠志、柴胡、黃芩、防風、甘遂等,為村裏的經濟發展開闢更廣闊的道路。(楊佩佩 衛世新 楊建義)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