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貴州省天柱縣地湖鄉,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柚子清香與蜜糖的甜意。村頭巷尾,婦女們輕巧地摘下未成熟的青柚,這些看似普通的果實,即將在她們靈巧的雙手下,蛻變成為一件件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珍品——雕花蜜餞。
“今年的柚子長得真好,現在正是做蜜餞的好時候。”天柱縣“雕花蜜餞”製作技藝傳承人曾小琴一邊熟練地摘下柚子,一邊與同伴交談。
經過精心挑選,村民把青柚切成半圓形薄片,放入水中浸泡,既去除了青柚多餘的苦澀味,也能防止柚皮變軟,方便雕刻。
“雕花蜜餞”被稱為工藝品最重要的一步就是雕刻,在雕刻的形狀和圖案方面是沒有明確要求的,既可以雕刻飛禽走獸,也可以雕刻花鳥蟲魚,或者是人物、吉祥字畫等。
“這蜜餞啊,不僅要雕得好,還得煮得透、曬得幹。”曾小琴説,“用山泉水浸泡,銅鍋慢煮,再經陽光晾曬,才能成就這色澤碧綠、香甜可口的雕花蜜餞。曬乾後的蜜餞,不僅口感極佳,還能保存3年之久。”
六十七載春秋,曾小琴與雕花蜜餞結下了不解之緣。沒有繪畫基礎,卻憑藉一把柳葉刀,雕刻出了無數令人讚嘆的藝術品。2024年,曾小琴被黔東南總工會授予“黔東南工匠”。
現如今,雕花蜜餞産業正在逐步崛起,隨著雕花蜜餞的熱銷,原本幾塊錢的柚子,雕刻成蜜餞後,價格提升到35元1公斤,雕刻精美的蜜餞罐能賣到50元一個。當地村民學習雕花蜜餞不僅傳承了非遺文化,還能通過這門手藝增收。
“青柚未成熟的這兩個月,我一個人一天能做五六斤,一個月大概就是100多斤,一個月能賣3000多元。”曾小琴説。
“雕花蜜餞”,這個聽起來就充滿詩意的名字,實則是一門擁有900多年曆史的傳統技藝。它以柚子為主,也可用桃、杏、李、棗等果蔬為原料,通過手工雕刻、煮沸、漂洗、釀糖、晾曬等多道工序製作而成。
“雕花蜜餞”觀之賞心悅目,食之香甜可口,是地湖鄉的待客佳品,被稱為“可以吃的藝術品”,成為了天柱縣的一張獨特名片。2024年,天柱地湖蜜餞製作技藝被列入黔東南州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
“在我們這裡,女性世代傳承著雕花蜜餞的製作技藝。每逢結婚或者嫁姑娘的時候,我們都會拿出最好的雕花蜜餞來招待客人。這不僅是一種美食的享受,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曾小琴説。
為更好地傳承和發揚雕花蜜餞製作技藝,近日,地湖鄉開展“蜜柚姑娘”蜜餞雕刻大賽,36名蜜餞雕刻愛好者齊聚一堂,切磋技藝,交流心得。
在眾多的參賽者中,有一位特別引人注目的年輕身影——年僅14歲的吳越。她手持柳葉刀,一穿一插、一削一挑間,在碧綠的柚子皮上翩翩起舞,一朵朵精美的花草苗木便躍然其上,栩栩如生。
“平時看奶奶雕刻,覺得特別神奇,就跟著學了起來。”吳越微笑著對遊客説,“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把這份寶貴的文化遺産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天柱的‘雕花蜜餞’。”
“喜鵲鬧梅”“萬事如意”“石榴籽”“金玉良緣”……隨著比賽的進行,一個個精美的“雕花蜜餞”在選手的手中誕生,在激烈的角逐中,經過評委的嚴格評選,評出了雕刻王、雕刻大師、雕刻名匠、優秀傳承獎等11個獎項。
“地湖鄉氣候適合,土壤肥沃,為柚子的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地湖鄉黨委書記楊光玖介紹。下半年,地湖鄉計劃在部分自然寨有條件農戶庭院周邊種植紅心柚,建設蜜餞食品加工廠,建成展示廳、加工間、包裝間、體驗區(品嘗區)等區域,採用“合作社+産業基地+脫貧戶”的模式,增加農戶庭院經濟收入的同時,打造出地理標誌産品,助推鄉村振興發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近年來,天柱縣大力推進非遺文化和文旅産業融合發展,探索“非遺+旅遊”融合路徑,依託民間民俗活動,以圖文展示、作品展覽、傳承人現場展演等方式,通過“非遺+旅遊”“非遺+産業”“非遺+文創”“非遺+研學”“非遺+電商”等創新舉措,積極探索“非遺”長效保護路徑,增強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發展。(金可文 楊鴻斌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久鋒)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