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肅張掖市臨澤縣,玉米制種産業憑藉得天獨厚優勢,加之有力政策扶持、強勁科技支撐以及完善産業體系,銷售模式已從“成噸銷”到“按粒賣”的完美“逆襲”,品牌知名度和産品經濟價值實現雙提升。
地處河西走廊中部的臨澤縣,縣域內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灌溉便利,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和幹物質的積累,使臨澤繁育的種子發芽率高、水分低、籽粒飽滿、品質優良,是國內極佳的種子繁育地帶。
金秋時節,記者在臨澤縣平川鎮了解到,該縣是“國家級雜交玉米種子生産基地”“玉米制種超大規模縣”,玉米制種面積連年保持在30萬畝左右,年均種子産量約佔全國用種量的10%。平川鎮黨委副書記李明國介紹説,全國十粒玉米種子中,就有一粒來自臨澤。
玉米制種産業的發展,有效帶動了臨澤縣民眾增收和農業農村經濟的持續繁榮。李明國説,目前,玉米制種産業已經成為臨澤縣産業化程度最高、聯繫農戶最廣、佔民眾收入比重最大、效益最為顯著的戰略性主導産業。
為了解決玉米制種産業發展中組織化、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抗風險能力不足等問題,臨澤縣統籌黑河沿岸蓼泉、平川、板橋、鴨暖4個鎮玉米制種産業發展,組建成立了臨澤縣玉米制種産業片區黨委,推動玉米制種産業高質高效發展。
為打造西北一流現代寒旱特色農業高地,片區黨委以玉米制種産業為核心,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形成“一村一塊田”“一企一塊田”“一鎮一塊田”。李明國説,目前,片區黨委共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15.4萬畝,水肥一體化10.09萬畝,實現“糧田”變“良田”。
臨澤因玉米種子而崛起,被認定為全國唯一種子類“地理標誌證明商標”。一粒種子從播種到收穫每一步,不僅凝聚了歲月沉澱,還體現了綠色生態農業和種植技術向智慧化方向演變,也見證了新時代種農的專業化提升。
隨著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經營的推進,農業機械化推廣應用也勢在必行。李明國説,片區黨委通過土地流轉、資源共用、人才共用,實施跨區域種植,跨鎮域調優産業結構,跨領域部署土地資源,運用測土配方、水肥一體化、遠端遙感、無人機飛防、智慧控制等現代化技術裝備,帶動玉米制種産業向全程現代化農業發展。
面對現代化農業發展新形勢,片區黨委組織鎮、村“土專家”,組建起了“田保姆”“生産管家”“植保衛隊”“田間衛士”等田間生産管理專業技術隊伍,常態化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種植、傳授技術。
種子是農業的“晶片”,一粒小小的種子關乎著千家萬戶的“米袋子”“菜籃子”。如今,臨澤縣玉米制種産業正從傳統種植模式向全程標準化種植模式加速轉變,進一步拓寬了農業增效、民眾增收的産業發展之路。(戴文昌 楊艷敏)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