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縣域旅遊 經濟觀察 縣區風采 最美縣區 一縣一品

安徽向新丨馬鞍山當涂:小螃蟹的綠色産業經

時間:2024-10-25來源 : 人民網-安徽頻道作者 : 李希蒙

都説“秋風吹,蟹腳癢”,但準確來説,螃蟹真正“肥”起來,還得是重陽過後。

這不,重陽節過去沒多久,馬鞍山市當涂縣烏溪鎮七房村的螃蟹養殖戶方根虎就忙活了起來,每天線上訂單不斷的他,不僅要捕撈、打包、發貨,還得接待第一時間從周邊地區趕來品嘗這口入秋“儀式感”的食客們。

方根虎的愛人正在打包螃蟹準備發貨。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 攝

當涂螃蟹個大體肥、肉質鮮嫩、口感鮮美。這些特點讓食客絡繹不絕,老方的農家樂也是經常爆滿,每個人都是懷揣期待而來,滿載幸福而歸,“當涂螃蟹好!”是他們的共識。螃蟹品質高、價格公道則是老方的“秘方”,他承包的100多畝水塘,每年能為一家人帶來30多萬元的純收入。

當涂縣地處長江下游,河網密布,水域資源豐富,為河蟹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早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當涂縣就憑藉河蟹人工放養技術迅速擴大了養殖規模。“別看現在一帆風順,我養了30多年螃蟹,經歷過不少磕磕絆絆,這裡面的名堂可多得很。”方根虎説。

方根虎家的螃蟹已經進入成熟季。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 攝

在這位老蟹農看來,世間大多數事情,總得經歷個一波三折。

由於早期螃蟹養殖大多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經年累月下來,當地出現了水體品質惡化、螃蟹産量下滑的問題,眼看剛成型的産業遭受打擊,這下可愁壞了政府和蟹農們。

痛定思痛,他們意識到,環境才是螃蟹養殖的“基本盤”,必須摒棄曾經粗放的養殖模式,走上生態養殖之路。

怎麼才能在保護環境的前提下把螃蟹養好?通過與上海海洋大學等科研機構的合作,當涂縣成功試驗並推廣了以“種草、投螺、稀放、配養”為核心的生態養殖模式。這不僅改善了養殖環境,還提高了螃蟹的品質和産量。同時,水草種植和螺螄投放的科學管理,還為螃蟹提供了豐富的天然餌料和棲息環境。

當涂隨處可見的蟹田監控設備。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 攝

不僅如此,當涂縣積極引入物聯網、無人機等現代技術,實現了養殖環境的精準調控和病害的智慧監測。物聯網技術的應用,讓蟹農們能夠實時掌握水質、溫度等關鍵參數,及時調整養殖策略。無人機的使用,則讓蟹農們能夠更高效地巡查蟹塘,及時發現並處理潛在問題。

此外,當涂縣還積極探索智慧化養殖技術。通過引入智慧投喂系統、水質監測系統等先進設備,實現了養殖過程的自動化和智慧化。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螃蟹的畝均産量和養殖效率,還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時間成本。

再加上“水質獎勵金”等激勵政策的採用,如今,當涂縣的河蟹養殖已經從傳統的“大養蟹”轉變為“養大蟹”,再進一步升級為“養生態蟹”。全縣河蟹養殖面積達26萬畝,年産量突破1.7萬噸,産值超過17億元。

養好了螃蟹,當涂還在圍繞全産業鏈,做大“蛋糕”。

來到位於當涂縣塘南鎮大姜村的馬鞍山市創源食品有限公司,這座2019年投産的食品加工廠,專門加工各類螃蟹産品。

創源食品加工車間內,工人正在剝離蟹肉。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 攝

在乾淨整潔的無菌加工車間內,工人們正熟練地剝著蟹殼,雪白的蟹肉和金黃的蟹黃,在一旁堆成了小山,經過質檢後,再通過高溫殺菌、液氮速凍鎖鮮,密封進各種規格不同的包裝內。“食品加工容不得半點馬虎,我們主要的客戶是長三角地區的餐飲業主,他們對産品品質的要求尤其高,幾年下來,我們購入的各類保鮮、殺菌生産設備已經超過了數百萬元。”企業負責人王定水説,2023年,公司實現産值3000余萬元。

據了解,當涂縣今年河蟹産量預計將超過1.8萬噸,産值18億元。類似創源食品的螃蟹加工企業,在當涂還有10家,2023年産值超過億元,帶動周邊就業過千人。

在品牌打造和市場推廣方面,通過舉辦螃蟹文化節、在多地舉辦推介會等活動,結合線上線下的宣傳方式,成功打響了“當涂螃蟹”品牌。同時,當涂縣還注重與電商平臺、餐飲企業等合作,拓寬銷售渠道,提高品牌知名度。

當涂螃蟹産業的發展,不僅豐富了市民的“菜籃子”,更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2023年,當涂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7351元,其中約有30%的收入來自水産養殖業。河蟹養殖業已經成為全縣農村經濟的支柱産業,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動力。(人民網記者 李希蒙)


(責任編輯:李鑫)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