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瓜果飄香。在雲南綏江縣勝利村,果農梁恒超利用50畝黃桃園套種南瓜,獲得了大豐收,“林下生金”的産業發展新模式增加了土地産值,提升了農業效益。
“你看這些瓜,最小的也有10多斤,喜不喜人?”8月11日,綏江縣勝利村8組的一片黃桃園裏,遍佈桃林的南瓜苗繁茂蔥蘢,一個個瓜皮金黃、肉厚結實的南瓜挂滿藤蔓。果園的主人梁恒超正帶領請來幫忙的七八名村民在田間地頭來回穿梭,採瓜、挑瓜、搬運、上車,忙得不亦樂乎。
“它的名字叫卡斯特優蜜本南瓜,品質比較好,線條比較流暢,個頭大,肉厚。”梁恒超抱起一個大南瓜,樂呵呵地算了一筆賬:“一畝産量有6000斤左右,目前的市場價格一噸是1200元至1800元,畝産值大約有4500至5000元。”
“之前就是單一的種黃桃,但因為沒到盛産期,果園投入大,産出卻很少,我就在思考,怎樣才能讓有限的土地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通過外出考察,決定在桃園裏套種蜜本南瓜。”2022年,梁恒超從貴州一家農業企業引進種子和種植技術、簽訂保底回收協議,開始探索“林下生金”的新路子。
精心地管護換來了纍纍碩果。今年剛立秋,果園裏的南瓜就迎來了豐收,院壩裏色澤金黃的南瓜堆成了一座“小山”,滿載豐收果實的卡車沿著田間産業道路,駛向貴州的大市場。小小的南瓜不僅為梁恒超增加了20多萬元的收入,還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在家門口務工的新崗位。
“在家門口每天能掙100多塊錢,還能照顧家人,挺好的。”和梁恒超同住一個村民小組的龍懷英今年幫忙種植、管護、采收,累計掙到了4000多元,她打算明年也在自家玉米地和果園裏套種南瓜,跟著梁恒超一起幹。
龍懷英和鄉親們的期盼正説到了梁恒超的心坎上。“我一個人種,畢竟力量有限,最多也就是幾十畝,無法形成規模和産業,現在有了經驗、技術,也有了穩定的市場,我想讓鄉親們都參與進來,我負責技術指導和銷售,共同把南瓜産業做大做強。”
梁恒超表示,試種實踐證明,蜜本南瓜易管護、抗病能力和抗災能力較強、投入少,産量高、見效快、市場前景好,是一個“短平快”的農業項目。將來實現了規模化種植,還將致力於成立合作社、建設加工廠,讓土地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羅洪)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