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炎炎夏日,不少人避開熱門旅遊景點,選擇前往縣域小鎮避暑納涼,傾聽鳥兒的低聲細語,欣賞池塘裏荷花競綻。
美出風格,縣域旅遊尋自然
旅遊市場不斷“下沉”,縣域旅遊以其自主、靈活、便捷的特點,滿足了人們渴望親近自然、回歸本真的願望。
在浙江安吉,許多“村咖”被掩映在悠然的田園風光裏,與山、田、湖、瀑、林、礦等鄉野自然風光完美融合,成為生活在上海、杭州等都市人群的“後花園”。“一杯‘村咖’,就是我逃離城市快節奏,通往閒適鄉村的門票。”在上海工作,經常開車去安吉過週末的遊客感嘆。
推出“全域旅遊”的江西婺源,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結合當地的田園特色,發展茶園創意遊,讓遊客既可以欣賞兩澗清流、仙橋毓秀的江南風光,也可以遊覽翠綠茶園,體驗採茶、種菜、放牛、釣魚等農趣活動,領略獨特的江南茶鄉之美。
放緩節奏,縣域旅遊重體驗
與“打卡式”旅遊不同,選擇縣域旅遊的遊客更加注重旅遊體驗,追求深度遊、慢遊等新型旅遊方式。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指出:“原來主要看景,所以一度整個旅遊景點都圍繞大景點、大場景來打造綜合旅遊體。現在,旅遊更多強調沉浸式、自主性,人們有不同的旅遊訴求。”
沉浸式體驗感來自於對當地文化底蘊和特色的深度挖掘,各地紛紛轉型,將自然景觀、歷史、工業、生活方式等融入旅遊體驗中,打造出獨特的文旅融合場景。
江西景德鎮通過對老窯老廠進行升級改造,打造“翻砂美術館”“陶藝體驗空間”等創新空間,推動陶瓷文化的傳承創新。陜西長安唐村利用豐富的唐詩文化資源與秀麗風光,修復和保留了祠堂、社樹、藥王廟、土地龕、魁星樓,設計出詩意十足的民宿集群,滿足了親子遊、周邊遊的多重需求。
接住“流量”,“小城”服務跟得上
借助差異化的資源稟賦和區域特色,一座座小城通過縣域獨特的消費場景和需求,激發出遠超本地輻射範圍的消費動能。
“火起來”可以靠“流量”和“網紅打卡”,而“紅下去”離不開口碑和服務。不少縣城注重提升交通基建,打造舒適居住環境,提高旅遊服務品質,努力接住這波“流量”,讓遊客在縣域地區留下美好回憶。
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魏長仁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如今的縣域旅遊,消費者更追求放鬆身心的休閒模式,更希望體驗地方特色帶來的新鮮感、非同質感,更在意旅行的目的而不是旅行的目的地,這是旅行方式的演進和升級。
中國旅遊研究院副研究員李雪認為,縣域並不只是美麗的鄉村風景,高品質生活空間也是縣域旅遊提升競爭力的要素。
“火起來”,還要持續“火下去”,“小而美”的縣域資源還將為旅遊帶來更多強勁動力。
(宋子節、肖聰聰、實習生 王志贏)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