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清晨,湖南永州市新田縣三井鎮茂家社區桑葉飄香,72歲的李啟成帶領村民們採桑、喂蠶,忙得不亦樂乎。
“以前從未想過,我這個年紀了,還能有班上,每個月還能拿到3000多元工資……”從農民到産業工人,談起身份的改變,李啟成一臉自豪。
2023年,從事桑蠶全産業鏈生産、加工及産品銷售的湖南英瀾桑業有限公司在茂家社區建立小蠶養殖基地,探索村企聯姻、小蠶共育模式,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家庭農場”的方式,打造集小蠶孵化養殖、研學、觀光旅遊等於一體的種桑養蠶産業鏈;聘請當地村民擔任共育員,經過專業培訓後,採取工廠化、集約化方式集中養育1—3齡小蠶,再交由合作的蠶農餵養,為當地三十多位村民長期提供桑葉採摘、喂蠶、清潔蠶房等就業機會。
共育後的小蠶發育整齊、發病率低,只需餵養20天左右便可以結繭變錢,基地負責人李啟美算了一筆經濟賬,“一張有3萬多只小蠶,280到300個蠶繭就有一斤,按照現在三十多塊一斤的價格,收入還是很可觀的。”
茂家社區小蠶養殖基地還發動30余戶家庭流轉土地種植桑葉,公司派遣技術員全程跟蹤指導,待桑葉成熟後統一收購,把産業鏈上更多的利潤留給村集體、留給農戶。
産業有效益,群眾有奔頭。近年來,新田縣積極探索“桑蠶+”模式,通過龍頭企業、合作社帶動,向上延伸桑樹種植、小蠶共育、大蠶養殖,向下對接蠶絲加工企業,形成了上下游充足穩定的供給渠道。
在新田縣新圩鎮程家村的一間蠶房裏,一隻只白白胖胖的蠶寶寶躺在蠶架上,負責人鄭麗和村民分工協作,給蠶寶寶喂食桑葉,待蠶吐絲成繭,就會被運送到工廠,製作成蠶絲被。
此前,鄭麗和丈夫一直在外務工,回到家鄉後把目光投向了桑蠶産業,以“公司+農戶”的模式,免費提供苗木、肥料,發動村民種植200余畝桑葉,每批養蠶二十多萬隻,並和幾名養蠶戶一起開設了蠶絲被加工廠。鄭麗還利用自身資源,定期在村裏舉行種桑養蠶、手工制被等技術培訓,讓十幾名群眾通過種桑養蠶,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創業。
目前,新田縣通過政策幫扶、資金扶持、技術引導,探索出“豆桑套種”“玉米桑套種”“蔬桑輪種”等發展模式,推廣桑樹種植1萬餘畝,100畝以上的標準化桑蠶種養基地20余個。一個個小蠶在鄉村一路“破繭成蝶”,實現百姓富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肖亞湘、舒少君、鄭時仁)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