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縣域旅遊 經濟觀察 縣區風采 最美縣區 一縣一品

重構“山貨出山”的縣域實踐——河北省青龍縣壯大農業特色産業觀察

時間:2024-06-13來源 : 農民日報作者 : 崔嶺 孫維福

位於河北省東北部、燕山深處的青龍滿族自治縣,在濱海城市秦皇島市所轄四區三縣中,雖然其3510平方公里的縣域面積佔到全市近半,卻是一個距海甚遠的純山區縣。從那裏的縣城出發到秦皇島市區,走高速都得一個半小時,不走高速的話,還要再加一個小時。

坐擁八山一水一分田,這裡出産的乾果、雜糧、食用菌等各色農産品,被統稱為山貨,不僅品質好,而且風味佳。然而很長時間裏,這裡的山貨一直都在沿襲原品外銷老路,各自産業形態只是走到原品收購、外銷這一步,便戛然止步,默然成為外人的“靚裝”。

“別處一個饅頭、一碗麵條都能成就一個大企業、崛起一方大産業,我們自産的農産品這麼多這麼好,不能總是屈居原料供應地角色,必須走出自己的新路。”談起近年來全縣圍繞“山貨怎樣出山”展開的縣域實踐,青龍縣委書記李耀濱語意堅定。

品牌賦能,讓農品成為精品

6月初,正逢栗樹開花,板栗栽植面積已達100萬畝的青龍縣境內,山鄉各處都彌散著淡淡的栗花清香。青龍板栗栽培歷史已有2000多年,境內百年以上板栗樹有5000多棵,現存最早的板栗樹,樹齡在1000年以上。這裡的板栗營養豐富、肉質細膩、軟糯香甜、澀皮易剝離,廣受國內外市場青睞。過去因為主要以出口原品和散戶炒制銷售為主,青龍板栗不僅附加值低,而且受保鮮期和品牌等因素影響,市場話語權、産品性價比一直差強人意。

為破解這道瓶頸,從2021年起,按照“一産往後延,二産兩頭連,三産走高端”的思路,青龍開始在全縣範圍內鼓勵研發地産新品,支援培樹地理標誌品牌,全方位發展特色現代農業産業。

進到位於肖營子鎮的百峰貿易有限公司食品加工廠,立時有種從板栗栽植叢林到板栗食品王國的切換感覺。這裡的産品展示大廳,光擺放的板栗製品就達百餘種。沿著生産參觀通道,看車間流水線上“色選分級、去雜滅菌、包裝入袋、灌裝入瓶、貼標裝箱”那一道道自動化運作實景,更是忍不住讚嘆,過去支個鐵鍋就能炒賣的板栗加工,還能這樣大進大出滿滿科技智慧范兒。

“公司研發出的開口栗、甘栗仁、冰栗、綿綿豆、香香豆、每日栗豆等90多種板栗食品,均被授權冠以‘滿意青龍’區域公用品牌標誌。”公司董事長韓雲庭介紹説。鮮為人知的是,這家年銷售額超億元、年出口創匯超300萬美元,為當地農民提供就業崗位2200個、增加工資性收入近3000萬元的本土企業,前身只是一個單純收購、外銷板栗原品的貿易商。

類似的蝶變歷程,在位於龍王廟鎮的雙合盛生態農産品有限公司,也同樣可尋。這個研發出雜糧主食産品6大系列、單品66個、板栗食品10多種的本土企業,其“在旗”品牌粘豆包一舉奪得全國首個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帶動農民近5000戶,被授予“省級扶貧龍頭企業”,産品還曾成為北京冬奧會專供食品。

從全縣範圍看,目前青龍的企業主體註冊農業商標品牌已有691個,“青龍板栗”區域公用品牌通過授權企業20家,“滿意青龍”區域公用品牌榮登“中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新銳)10強”榜首,旗下還有青龍板栗、青龍蘋果、燕山絨山羊、燕山八味等四個單品品牌。“青龍板栗”“青龍粘豆包”“燕坤蘋果”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産品和鄉村工匠目錄,“燕山絨山羊”被確定為國家地方品種。

將農産原品變成加工産品,把加工産品做成知名品牌,青龍山貨,終於開始不靠“借光”也能煥發容光。

提質升級,讓産業高昂龍頭

在做強地産品牌的同時,青龍不斷以務實舉措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支援各龍頭企業走農産品深加工之路,進一步提高農産品附加值,形成全縣“林果、畜牧、中藥材、食用菌、雜糧”五大特色産業集群式發展勢頭,龍頭企業的自身實力、帶動能力顯著增強。

進入生産廠房寬敞高大、培養室聯棟成片的青龍現代香菇産業示範園菌種菌棒廠,工人正忙著將培養好的菌棒,從智慧化培養車間打包裝櫃,準備用集裝箱車輛向外發運。

“機械自動裝袋的菌棒成型出來後,還需經過118℃高溫、300分鐘時長滅菌,再冷卻到25℃以下進行自動接種,然後送到智慧培養室待上110天,才能對外銷售。我們這裡有80間培養室,每座容量都在5萬袋左右。”廠區負責人丁佳偉説起這裡日産5萬袋菌棒的規模水準,自信中流露著自豪。

作為典型山區農業大縣,青龍境內擁有豐富的林木資源、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適宜發展香菇産業的氣候條件。一直以來,青龍都有種植食用菌的傳統,但受技術和賣價等因素影響,近年間食用菌種植戶越來越少,産業縮水嚴重。要讓香菇産業重振,保質保量、省心省力的本地菌棒供應,成為關鍵一環。

據介紹,過去青龍菌棒的培養全靠陽光取暖、人工澆水,溫度、濕度及無菌環境都得不到保證,導致菌棒培育率低、成品率低、出菇率低,菇農培育風險大、成本高。現在菌棒實現大規模智慧化生産,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問題。菇農將工廠培養好的菌棒拿回去後,只需撕去外層塑膠包裝,放到恒溫恒濕的大棚內,7天就可出菇而且連出5茬,既省力又安心。

通過資源整合,青龍2022年引進國內最新技術建立的這座現代香菇産業示範園,已和全縣100多家中小型香菇種植企業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直接或間接帶動近萬人就業增收。在香菇産業園的帶動下,全縣正大力實施香菇産業基地建設,已新改擴建出菇棚515個,食用菌栽培規模發展到5500萬棒。

電商助力,讓行銷插上翅膀

每天早八點開始,在青龍鎮逃軍山村的都源湖電商物流産業園,多家快遞公司都會分時段將快遞件放在分揀機轉盤上,隨著轉盤通過掃碼器,快遞件便被自動“投入”對應的鄉鎮隔口,再由中國郵政工作人員將裝滿快遞的袋子裝車,實行點對點直送。

“這個項目集農特産品交易、電商直播、快遞物流智慧分揀和集中配送為一體,是我縣鄉村振興重點項目。”相關負責人王強介紹,作為加快構建縣鄉村高效順暢流通體系、降低物流成本的重要一環,該産業園對解決縣域物流基礎設施薄弱、農産品銷售難將發揮重要作用。

為打破“好物處在深山人未識”的窘境,2021年,青龍縣委提出“三級書記”抓電商,從賣好貨、建生態、育人才三個維度,利用電商思維整合農特産品銷售端渠道,增強産業供應端實力,重塑青龍農特産品價值體系,拓展鄉村振興實現路徑。

如今在青龍,電商直播已經成為大眾熱門話題和鄉村常見活動,任何人都可以走進政府助建的直播間,坐在鏡頭前熱情推介自家農産好物,不少人還由此成為專業的“鄉村網紅”。

6月8日上午,在肖營子鎮五指山村的“栗姐微家”電商直播間,韓文亮一邊籌劃“栗花雌雄誰識別”直播主題,一邊還不時到路對面的工地查看工程進展。這位一場直播就能賣出3000單板栗的電商達人説,等她的新直播間、庫房建好後,將會給網友帶來更優質的線上體驗。裕康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由20多名年輕人組成的團隊,也是入駐物流産業園的第一批企業之一,正在組織直播售賣青龍蘋果的公司負責人杜利勇告訴記者,他們每天從早7點到晚7點都在輪班進行直播,日均成交保持在2000單以上。

註冊天貓青龍旗艦店,成功簽約“盒馬縣”“盒馬村”,都源湖電商物流産業園項目順利運營,獲評河北省“數字生態”10強縣......當前,青龍的縣、鄉、村電商商貿物流體系已成功貫通,全縣活躍電商店舖接近4000家,帶動就業人數15000多人,2023年農村網路零售額超過22.6億元、增長21%。

隨著“龍頭企業帶動,特色産業集群發展,電商物流品牌賦能,群眾增收致富”這一模式的不斷成熟,志在同步成為特色農産品“産地艙”“週轉艙”“銷售艙”的青龍縣,正在打造北方山區特色鄉村振興樣板之路上穩步邁進。

(作者:崔嶺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孫維福

(責任編輯:李鑫)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