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縣域旅遊 經濟觀察 縣區風采 最美縣區 一縣一品

新華全媒+丨“一隻雞”背後的“土特産”文章

時間:2024-05-29來源 : 新華網作者 : 秦宏 李昊澤

客家鹽酒雞、手撕雞、椒麻雞……在福建長汀縣策武鎮的長汀縣飄香食品廠生産車間,一份份新鮮出爐的河田雞預製菜産品,正等待運往全國銷售。

河田雞是長汀縣的知名“土特産”,因其肉質緊實鮮美、營養豐富而享有美譽,是當地人宴席上的主角。但在過去,由於大多是農戶自發飼養,飼養規模散且小、産業延伸不足,河田雞長期只是地方性的小眾“寶藏”食材。

“通過精深加工,近年來我們開發出的20多種預製菜産品深受市場認可,去年總産值超過了5000萬元。”長汀縣飄香食品廠負責人鄭民智説,如今河田雞飼養規模越來越大,産業鏈和相關配套服務日趨完善,他對産業發展信心十足。

規模養殖河田雞不是件容易事,購買雞苗、飼料、獸藥等開支不小,若是遭遇雞瘟或銷路不暢,辛苦很容易白費。而且河田雞為保證品質和口感,一般採取放養模式,對場地和環境要求也不低。

為了讓河田雞更好地“飛”出山溝助力鄉村振興,長汀縣自2018年以來整合資金3億余元,從提升種苗品質、標準化養殖、品牌建設等方面予以扶持,大力推廣新養殖模式,並鼓勵多元生産經營主體參與全産業鏈建設。

工人正在為即將送入智慧孵蛋機的雞蛋消毒。新華社記者 李昊澤 攝

“産業化發展後,優質河田雞苗需求量大增。”長汀縣秀綠農牧有限公司負責人俞仙福説,農業農村部門為雞苗提純扶壯提供了技術支援,指導養殖戶引進自動控溫控濕的智慧孵蛋機,將孵化率從原先人工孵化的60%提升至超80%,雞苗出欄量提高至每年100多萬羽。

針對養殖戶技術不足、養殖風險大的問題,長汀縣積極引進有經驗、有實力的養殖企業,引導其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擴大河田雞的養殖規模。“企業提供雞苗、養殖技術和産品回收,農戶只負責養殖。”長汀縣河田雞産業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業務負責人廖永福説。

目前,長汀已擁有年出籠1萬羽以上河田雞的養殖場193家,去年全縣河田雞年出欄量超1650萬羽。隨著養殖規模擴大,河田雞的保種擴繁、屠宰包裝、冷鏈物流、産品加工等産業延伸和産業化配套服務,也得到進一步完善。

“近年來,長汀在河田鎮建設了標準化養殖基地、保種和擴繁場等。有別於過去直接出售活雞的方式,2022年還規劃建設了河田雞預製菜産業園,引進福建胤萬農業有限公司、八喜館(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等企業,以銷促産。”廖永福説。

標準化屠宰車間裏,河田雞正在等待加工。新華社記者 李昊澤 攝

走進位於長汀縣河田鎮窯下村的晨露莊園,只見山林間長滿名貴的中草藥黃花遠志,農場負責人曾憲富熱情地打開一罐自熱雞湯産品請遊客品嘗。“我們把林下種植的黃花遠志根、靈芝與河田雞搭配研發産品,將林下養殖河田雞、中草藥種植和康養旅遊相結合。”曾憲富説。

地理標誌産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如今,河田雞已是長汀優質農産品的一塊“金字招牌”。同時,利用龍岩與廣州對口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工程等契機,河田雞産品市場進一步擴大。

2023年長汀縣河田雞全産業鏈産值已達33億元,加工産品市場規模逐步擴大,帶動8.9萬餘人就業。“下一步還要建設現代化農業(河田雞)産業園,推動全産業鏈深化發展。”廖永福説。(新華社記者 秦宏 李昊澤)

(責任編輯:李鑫)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