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縣域旅遊 經濟觀察 縣區風采 最美縣區 一縣一品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天鎮:漁業裏的綠色致富經

時間:2024-05-27來源 : 中國新聞網作者 : 吳瓊 楊靜

依託豐富的地熱水資源優勢,引進先進水産養殖技術和管理模式,推進“地熱+”生態漁業養殖模式,實現漁業生産綠色化、智慧化和高效化。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推進生態漁業,探索綠色致富經。

“我在這工作兩年多了,負責養魚等各類工作。”對於來自山西大同的張成江而言,在漁業公司務工,不僅收入穩定,還能學習新知識。“現在妻子也在這工作,兩個人每月能收入一萬元左右。”

近年來,天鎮縣重視漁業産業發展,制定全縣漁業發展規劃,科學規劃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同時加大招商力度,優化營商環境,實行專班服務,企業水産養殖積極性高漲。

目前,全縣註冊漁業企業(合作社)26家,今年新增10家,運營13家。同時,完成投資3142萬元的綠源公司工廠化迴圈水養魚和魚菜共生項目,不僅提高漁業産值,還為農業轉型升級提供新路徑,成為山西設施漁業新模式新亮點。

“我們深耕大同漁業新賽道,在設施漁業上發力,實現漁業綠色高品質發展和企業可持續健康發展相統一。”作為該縣生態漁業項目發展重點企業,天鎮綠源漁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高希忠介紹,天鎮縣光照時間長、地熱水資源豐富、土地可利用空間大,結合當地資源稟賦,整合創新養殖模式,適合發展設施漁業。

走進魚菜共生養殖棚,大棚內設有魚池和蔬菜種植槽。魚池中的水通過迴圈系統流入種植槽,為蔬菜提供養分,凈化後的水再流回魚池,形成閉環。同時,魚的排泄物和餌料殘渣經過微生物分解,轉化為植物可直接吸收的營養成分,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的迴圈農業模式。

在帶動就業和鄉村振興方面,目前,該公司工人以當地村民為主,村民負責喂魚、養魚、工程建設等工作,一天能掙200元左右。高希忠説,同時,依託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産研究所、山西農業大學等單位,提升技術水準,優化水産養殖方式。

天鎮縣官方介紹,當前,該縣設施漁業已投資5300多萬元,6家現代設施漁業主體預計年産羅非魚85萬千克、鱸魚50萬千克,年産值3800萬元,佔全市漁業一産産值的1/3,産品銷往京津冀等地,成為設施農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下一步,天鎮縣將繼續加大生態漁業發展力度,推動漁業與農業、經濟、生態協調發展,助力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作者 吳瓊 楊靜)

(責任編輯:李鑫)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