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縣域旅遊 經濟觀察 縣區風采 最美縣區 一縣一品

進“菌”工業化産業鏈 廣西靈川小菌菇撬動超8000萬元年産值

時間:2024-05-14來源 : 中國新聞網作者 : 周利朔 蔣豐慧 涂麗莎

攪拌完成的種植基料被機器等量裝袋,擺滿菌棒的床架傳送至生育室,再通過機械化操作,把食用菌液注入到菌棒中……連日來,在位於廣西桂林市靈川縣公平鄉岩山村委中南村的桂泰食用菌産業示範區內,食用菌工業化流水生産線未受多雨天氣的影響,如常運作。

靈川縣食用菌菇資源豐富,20世紀80年代開始,靈川縣不少農戶會在種田之餘,在自家建棚種菇銷售,補貼家用。

從家庭式種菇,到全程自動化的食用菌流水生産線,桂泰食用菌産業示範區實現了食用菌種植的時代轉型。

“依靠機器裝袋菌棒,我們現在只需2到3個員工就能每天生産15000個秀珍菇的菌棒,同等産量以往要70多個員工完成。機械化生産下,菌棒的出菇率也從原來的95%提高到目前的99.5%。”桂泰食用菌産業示範區負責人秦忠亮説。

走進出菇區的智慧大棚,桂泰食用菌産業示範區員工站在3米多高的床架前採菇。依次排開的菌棒頂部生長出一簇簇“菌寶寶”,在智慧設備控制的適宜環境下茁壯成長。

智慧化的生産設備在生産線上“大顯身手”,在佔地面積近5000平方米的智慧大棚內,員工通過手機操作,便可實現溫度、濕度實時監控調節。“我們在手機上動動手指調整軟體數據,就能改變大棚內的濕度和溫度,促使菌棒更好出菇。”桂泰食用菌産業示範區員工謝文説。

智慧大棚實現靈活把控出菇産量,産出品相統一、品質優質的食用菌。該示範區的秀珍菇依託設備進行保鮮處理,銷往上海、廣東、香港等地市場,産品供不應求。

“我們將流水線生産的菌棒賣給周邊農戶,並承諾回收銷售菌菇,很多人都樂意跟著我們一起種菇致富。”秦忠亮説。

如今,桂泰食用菌産業示範區組建“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産業化聯合體,已形成“菌種繁育、食用菌種植、産品銷售”一體化全産業鏈,輻射靈川縣12個鄉鎮768戶農戶,提供就業崗位600多個。2022年,示範區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28793元。

“自動化的食用菌流水生産線落地靈川縣公平鄉,為農戶們機械化種菇提供了樣板。”靈川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廖路林説。

下一步,靈川縣將採用“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讓企業承包前期的菌棒製作和養菌環節,讓農戶進行出菇培育工作,農戶只要在家中安裝智慧控溫設備,就能提高菌菇産量,實現增收致富。(周利朔 蔣豐慧 涂麗莎)

(責任編輯:李鑫)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