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山東省曹縣華東蘆筍種植科技園400畝蘆筍大棚迎來春季採摘“黃金”期。刨土、割筍、裝框,分揀、裁切……大棚裏一派春忙景象,一幅“人勤春來早”的蘆筍採摘圖景映入眼簾。
50多名採筍工人分散在30多個蘆筍大棚裏忙碌著,剛採摘出來的新鮮蘆筍打包後,通過飛機“鮮筍空運”銷往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商超,走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每天來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訂單很多,工人們早上六點開始工作,早晨採的筍下午就發貨,次日早上就能送達目的地城市。”曹縣華東蘆筍科有限公司負責人劉保真説,眼下上市的鮮筍每公斤售價20--25元,公司40余個大棚每天採筍量500公斤以上,銷售額1萬餘元,年棚均畝收入5萬元以上。
蘆筍大棚在劉保真和採筍工人眼裏成了增收致富的“香餑餑”。“來蘆筍大棚幹活,淡季一個月領2000元工資,蘆筍採摘旺季一個月能領3000元工資,離家近還能照顧家。”55歲的採筍工人曹縣青堌集鎮村民劉明林説。
種植大棚蘆筍從土地耕作、播種育苗、噴藥施肥、澆水打頂、採摘銷售等多個環節都離不開人工。劉保真介紹説,科技園常年用工量在50人左右,採筍旺季用工量在100人左右,帶動了周邊鄉鎮農戶就近就業增收。
曹縣蘇集鎮張士莊村村民張美娥,幾年前還是貧困戶,利用在科技園務工學會的蘆筍種植技術承包了兩個蘆筍大棚,實現了脫貧致富。“今年蘆筍的産量和價格都不孬,今年的收入肯定比去年要多不少。”張美娥高興地説。
為了讓眾鄉親放心種植蘆筍,劉保真成立了綠蘆筍種植專業合作社,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運作,免費為種植戶提供技術指導,種苗供應,訂單回收蘆筍産品。2023年合作社在曹縣青堌集鎮新建智慧化蘆筍大棚2座,佔地面積250余畝,建成聯棟智慧現代化育苗場100畝,新發展蘆筍大棚種植總面積800畝。為增加蘆筍種植效益,合作社引導蘆筍種植戶由傳統陸地種植改為溫室大棚種植,蘆筍采收期由當年4月份提前至元月份,筍價由每斤三四元提高至30元左右,年棚均畝收入由1.5萬元增至5萬元以上。
“大田蘆筍一年能採兩茬,大棚蘆筍一年可採四茬,3畝地的大棚一年能賣10多萬元。”“過去想種總擔心種不好、沒銷路,現在有合作社全程技術指導,保價敞開收購,我只管放心地種和收。”“種蘆筍前景看好,收入可觀,今年我準備再增加幾個大棚,和朋友一起創辦一個蘆筍加工小微企業……”鉚足幹勁的曹縣蘆筍種植戶們信心滿滿地説。
蘆筍大棚裏種出致富“好錢景”,種出鄉村振興新希望,每到蘆筍采收旺季,內銷的客商、外銷的加工企業,都來地頭等著收購,好多農戶通過種蘆筍走上富裕路,買了轎車、高檔傢具、家電,在縣城買了樓房……
目前,曹縣有8個鄉鎮建有無公害標準化蘆筍種植基地,總種植面積20萬畝,年産優質蘆筍18萬噸,蘆筍加工企業24家,年加工能力19萬噸,出口創匯2億美元,蘆筍成為曹縣大宗經濟作物和增加農民收入的富民大産業。(李龍傑)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