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要聞 縣域旅遊 經濟觀察 縣區風采 最美縣區 一縣一品

類烏齊:發展牦牛産業 托起村民致富夢

時間:2023-11-08來源 : 華龍網作者 : 姜連貴 李天春 陳發源

類烏齊,藏東明珠。

雄奇的雪山峽谷與高原草甸相擁,瀾滄江係(紫曲、格曲、昂曲三大河流)的奔騰江水百轉千回,紫曲河國家濕地公園美侖美奐,大自然的傑作為這片土地賦以詩意和遠方。

“西藏小瑞士”“昌都後花園”,類烏齊名不虛傳。

走進類烏齊,目之所及皆風景,成群的牦牛隨處可見。這裡是西藏的“牦牛之鄉”。具有超強識途本領的牦牛,在叢山峻嶺之間如履平地。

作為“高原之舟”,牦牛為類烏齊的生態標簽加持了靈動的色彩。

雪山之下,牦牛隨處可見。華龍網記者 李天春 攝

重慶援藏隊的責任和擔當

一生總要去一次西藏。

卓卓康巴,傳奇昌都,對重慶人有天然的吸引力。

2022年7月17日,重慶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飛抵昌都邦達機場,開啟了新的援藏旅程。

來自重慶市合川區的楊君是重慶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隊的幹部,是類烏齊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重慶市第十批援助類烏齊縣工作隊副領隊,他深知此次援藏的責任和擔當。

類烏齊的美景毋容置疑。

類烏齊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君接受記者採訪。華龍網記者 陳發源 攝

重慶援藏隊的幹部們無心看風景,他們肩負著援藏的使命。從進入昌都類烏齊縣的第一天起,楊君和隊友們就開始傾情為當地群眾謀發展。

産業興,則經濟興。

類烏齊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這裡草場豐美,牦牛數量繁多,牦牛肉品質高,已是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

對於牦牛,《山海經·北山經》有記載:“侯之山,有獸焉,基狀如牛,而四節生毛,或曰旄牛”。

牦牛,是類烏齊特有的“風景”,也是撐起縣域經濟發展的希望。

企業投資牦牛産業有信心

類烏齊的産業發展之路在哪?

重慶援藏隊經過仔細調研和深入思考,決定大力發展牦牛産業。

謀定而後動。

2022年,為大力發展類烏齊牦牛産業,重慶援藏工作隊投入産業引導資金200萬元,在濱達鄉央宗村建起牦牛短期育肥示範基地,開展牦牛良繁推廣、集中育肥、牦牛數據化管理等工作,帶動周邊村民的經濟收入增長。

今年,楊君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四川甘孜惠眾冷鏈物流公司,入駐央宗村牦牛育肥基地。老闆胡麾投入約400萬元,不遠千里到類烏齊投資興業。

胡麾是四川甘孜州康定人,有10多年牦牛養殖經驗,最多時養過上萬頭牦牛。與華龍網記者交談時,他笑稱自己是“半個重慶人”,因為他的父親老家在重慶。

類烏齊縣庫存的牦牛有32萬餘頭,濱達鄉央宗村牦牛育肥基地現存牦牛480頭。胡麾認為牦牛産業的市場空間很大,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為此,他特意花了90多萬元,購買了238噸草料儲存在庫房,基本可以滿足牦牛在冬天的用草需求。

胡麾預估,今年可望出欄200多頭牦牛,行銷收入達400萬元左右。可以解決當地20余名農牧民就業。

下一步,胡麾考慮在昌都各縣設立牦牛肉直營店,並計劃在昌都八宿縣購買12畝草場,從四川甘孜購買牦牛到八宿飼養。

重慶人能不能吃上類烏齊的新鮮牦牛肉?胡麾説:“沒問題”。他的公司有兩輛冷鏈物流運送車,除了可以保證在昌都的配送之外,還可以將牦牛肉配送到重慶。

數字化賦能牦牛産業發展

方法可以複製,思維無法超越。

類烏齊牦牛肉品質好,但牧民單打獨鬥的經營方式在市場上不佔優勢。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重慶援藏工作隊採取“公司+基地+合作社+農牧戶”的模式,實施科學化養殖、精細化加工、産業化經營,牦牛産業實現轉型升級。

思路決定出路。

楊君説,重慶援藏工作隊按照“三點”(保重選育、成牛出欄、餐桌成品)“兩線”(暢通牦牛育肥線、冷鏈運輸線)的發展思路,著力構建“種草—養畜—加工—銷售”的牦牛全産業鏈。不僅通過租賃場地給村集體帶來了收益,還帶動了107戶農牧民實現增收。

不可否認,類烏齊的牦牛産業發展前景廣闊。

除了大力招商引資外,重慶援藏工作隊還特別注重推動類烏齊資訊化、數字化建設。協調重慶市農業農村委計劃外資金100萬元,完成類烏齊獸醫實驗室(第一期)建設。

類烏齊縣智慧畜牧業大數據平臺。華龍網記者 李天春 攝

重慶援藏工作隊依託技術優勢,在類烏齊創造性地建起牦牛大數據中心,對全縣的規模化牦牛育肥基地進行動態跟蹤,運用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數字化認知,賦能引領類烏齊縣的牦牛産業提檔升級,實現綠色發展。

喝著高原雪山甘泉的牦牛,托起村民致富夢,有望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

在雪山之顛,類烏齊的經濟發展正呈現出蓬勃的生機。(記者 姜連貴 李天春 陳發源)

(責任編輯:李鑫)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話:86-10-88825631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