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縣顧家臺村鄉村旅遊火了
鄉村合作社出圈又出彩
農家院裏,淳樸自然的鄉村生活,吸引遊客前來打卡;蘋果園裏,紅紅的蘋果像一盞盞燈籠,挂滿枝頭;箱包廠裏,一個個箱包在工人手中快速成型……金秋時節,走進太行山深處的阜平縣顧家臺村,眼前是一幅産業興旺的鄉村振興“詩意圖景”。
“像這樣充滿希望的生活,就是最幸福的生活。”10月10日,顧家臺村“聽風院”精品民宿負責人劉嬌,擦洗廚房、晾曬床品、打掃庭院,裏裏外外忙活著。
劉嬌是個“90後”,學美術的她畢業後在天津工作。出於對家鄉和家人的濃厚感情,2016年,劉嬌選擇了回村,開始在家鄉謀發展。
顧家臺附近有天生橋、五台山、遼道背等景區。隨著村裏環境改善,來旅遊的人越來越多,劉嬌看到了商機。2019年,她將閒置了多年的老宅改造成有10間客房的精品民宿,自己當起了老闆。
事情幹起來卻並不順利。“我是村裏第一家開精品民宿的,由於沒有經驗,幾乎沒人來。”回憶起當初的創業經歷,劉嬌説,“那時候,可把我愁壞了。”
如何打破客流較少的困境?在村裏的幫助下,劉嬌陸續參加了多場相關培訓,慢慢摸出了吸引遊客的門道。如今,她的小院已經有了穩定的客源,營業時幾乎天天客滿。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假期,小院的房間早早就被來自保定、石家莊的客人預訂,每天的營業額超過2000元。
眼下,劉嬌又謀劃著自己的“小目標”。隨著天氣漸冷,她打算在小院裏推出新業態——圍爐煮茶,三五好友圍坐在爐子四週,一邊喝熱茶,一邊享用阜平美食,吸引更多遊客享受鄉村慢生活。
“遊客來山裏玩,不光是吃一頓農家飯,喝喝茶、聊聊天也是不錯的放鬆方式,所以我們要開展多元化經營,留住遊客的腳步。”劉嬌説。
臨近中午,記者離開劉嬌家的小院,沿著門前的臺階逐級而下,濃濃的飯菜香氣撲面而來。
在顧家臺的“農家八大碗”經營點,耿迎香微笑著面對手機,通過抖音短視頻平臺向天南海北的網友推介阜平八大碗,身後的大鐵鍋裏咕嘟咕嘟冒著泡,香味撲鼻。見一撥遊客前來,耿迎香招呼著他們落座。
“今天有啥招牌菜?”
“阜平老味道,保證好吃!”
燒肉、大鍋菜、燒豆腐……不一會兒,熱氣騰騰的飯菜端到了遊客面前。“口味很地道,好吃,下次帶朋友來品嘗。”讚嘆聲中,滿桌美食一掃而空。
“今年中秋國慶假期,每天的營業額在七八千元。”耿迎香説,她每天都在網上直播,讓更多遊客了解家鄉美食,前來品嘗體驗。
為了讓鄉村旅遊出圈又出彩,今年4月,顧家臺村黨支部成立了旅遊專業合作社,並從北京引進了旅遊經營公司,對全村的景點、業態和農家樂進行整體規劃改造,建立起統一行銷推廣、統一服務品質、統一採購支出、統一分配客源、統一收費結算的聯合經營模式,把村集體、企業、村民擰成了一股繩,形成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産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在顧家臺,一路走,一路看,村裏的産業項目一個接一個。
在村外的山坳裏,香菇大棚鱗次櫛比。“種香菇這條路是選對了。”説起種香菇,村民薛永軍算是行家裏手。今年他新建了6個大棚種植香菇,腰包越來越鼓,日子越過越好。
小香菇撐起了致富傘。近年來,顧家臺村搭上了阜平縣發展食用菌産業的快車,建起56個香菇大棚,大力發展香菇産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在顧家臺村的箱包廠房裏,伴隨著縫紉機的“噠噠”聲,李瑞風和工友們埋頭幹活。李瑞風負責箱包製作的“油邊”環節,只見她熟練地把一根箱包提手在油盒中一提一滾,提手暫態變得油亮潤澤。“家門口就業,掙錢顧家兩不誤。”李瑞風説。
推進鄉村振興,讓農民日子更紅火。2022年,顧家臺村集體收入達到97萬元,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底的980元增長到21117元。
顧家臺村黨支部書記顧錦成告訴記者,在旅遊、林果、食用菌、箱包加工4大富民産業的基礎上,村裏又引進了中藥材種植産業,種植牡丹和連翹,前期可以旅遊觀賞,後期可以搞深加工,形成旅遊觀光、中藥採集、精油加工等全産業鏈,顧家臺的産業振興曲越唱越響。(記者 郝東偉)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