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達州市宣漢縣獲評“四川省鄉村振興成效顯著縣”。近年來,宣漢縣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積極探索統籌一體推動、築牢産業支撐、突出生態宜居、堅持共同富裕等新舉措,全力打造鄉村振興示範區。
廟安現代農業景區化園區
統籌一體推動
讓工作落地“有勢頭”
“我縣按照‘政治素質好、工作作風實、方法點子多、基層經驗足、綜合能力強’的標準,現已選派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幹部692名。”宣漢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劉玉平介紹,宣漢縣堅持把選優配強駐村工作隊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抓手,統一保障幫扶村駐村工作經費、駐村幫扶幹部生活補助及購買意外傷害保險,每年組織一次健康體檢,還為駐村工作隊隊員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條件,讓幫扶力量安心駐村。
近年來,宣漢縣強化責任落實,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成立以宣漢縣委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選派230名第一書記、1.7萬餘名幹部幫扶脫貧戶5.69萬戶、監測戶2659戶,配備鄉鎮“一辦一站一中心”專職人員707人,回引“五類人才”1467名;強化規劃引領,系統編制全縣鄉村振興總體規劃,科學劃分8個鎮級片區,持續放大巴山大峽谷沿線、“東鄉-廟安-天生”“君塘-大成”鄉村振興示範區帶動效應,規劃打造月亮坪鄉村振興示範區,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振興先進鄉鎮3個和示範村14個、省級市級現代農業園區5個;強化資金保障,剛性落實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用於鄉村振興“投入、佔比雙高於”要求,投入各級鄉村振興資金22億元,全力保障鄉村振興工作落實。
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築牢産業支撐
讓農業發展“有奔頭”
據宣漢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譚婉秋介紹,宣漢大力推進大成鎮馬灘村的蜀宣花牛、普光鎮大田村的藍莓谷、峰城鎮仁義村的車厘子、樊噲鎮柑子村的泰椒、東鄉街道牛背村的金絲皇菊等種養殖類,以及巴山大峽谷、月亮坪森林康氧度假區、洋烈水鄉等旅遊類等項目實施,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近年來,宣漢縣制定“一圖一冊”細化分解工作任務,整治撂荒地3.42萬畝,牢牢守住全縣129.4萬畝耕地紅線;擴種大豆11.6萬畝,全年糧食播面150.9萬畝、總産量59.1萬噸;壯大特色産業,按照“高山藥茶、半山水果、低山種養、全域農旅”産業佈局,連片發展“牛果藥茶菌”特色産業,建成100頭以上肉牛標準化養殖場32個,種植中藥材26萬畝;提升農業效益,探索推行“全程託管、環節託管”土地管理模式,持續深化農旅融合,大力發展鄉村近郊遊,建成國家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7個。
突出生態宜居
讓美麗鄉村“有看頭”
據悉,近年來,宣漢縣優化人居環境,大力推進“三大革命”和鄉村建設行動,2022年新改建農村無害化戶廁8650戶,建成“美麗宣漢·宜居鄉村”100個,白馬鎮入選全省“十大魅力鄉鎮”,三墩土家族鄉大窩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完善基礎設施,深入實施“交通建設三年大會戰”,持續改造幹線路、硬化村組路、打通“斷頭路”,農村公路總里程突破6500公里;著力提高農業綜合機械化水準,建成高標準農田8.42萬畝,紮實推進城鄉水務一體化,建成農村供水工程3842處,有效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提升治理能力,創新開展“每季度縣領導到聯繫鄉鎮召開1次村民大會、每月鄉鎮黨政主要負責人分別召開1次村民大會、每週駐村幹部召開1次院壩會”的聯繫服務群眾“三個一”工作機制,縱深推進“忠勇信義·德駐我家”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動,探索“片區通辦、延伸拓辦、中心代辦”政務服務,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高。
堅持共同富裕
讓農民生活“有盼頭”
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宣漢縣創新設立500萬元防返貧基金,逐戶落實幫扶措施,全縣無一人返貧,連續3年取得脫貧攻堅後評估“好”的等次;拓寬增收渠道,創新探索産業、務工、政策、財産“四大增收”模式,設置公益性崗位1萬餘個,實行脫貧戶首次自主創業1萬元補貼模式,“定海—宣漢勞務協作海員培訓班經驗”在全國推廣,全縣農村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達18921元;壯大集體經濟,積極探索盤活集體資産、土地承包流轉、入股實體經濟等模式,紮實推進“一村一項目·黨建引振興”行動,全縣落地實施項目346個,預計今年342個行政村集體經濟總收入突破2600萬元,超過20萬元的村達23個、佔6.7%。
(責任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