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套中央黨校馬克思主義學院
十九大報告對社會主要矛盾有了一個重大的、基本的、核心的歷史性判斷:我國社會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由原來的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對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探索,始於黨的八大。黨的八大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這是對當時國情的一個基本判斷,這個判斷為我們確定了黨和國家的主要任務。這就是從革命、鬥爭轉向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産力,實現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改革開放以來,在社會基本矛盾問題上,我們黨延續了八大的認識。
1979年,在理論務虛會上,鄧小平指出“我們的生産力發展水準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1981年,在《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是這樣表述社會主要矛盾的,“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表述成為36年來我們一貫的表述,從十三大報告到十八大報告,我們都堅持了這一判斷。
因此,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是一個重大的判斷。當然,社會主要矛盾變化並不意味著社會歷史階段的變化,十九大報告也重申:“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何以證明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歷史性變化呢?社會主要矛盾分為需要和滿足需要兩個方面。從需要來看,我們黨堅持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一次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説: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奮鬥的目標。在十九大報告開篇,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報告中14次提及美好生活這一概念。建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國人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總體上已經實現小康,2020年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可以説人民的物質文化需要,尤其是物質需要已經基本得到滿足。從收入就可以看出來,我國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從1978年的343元增長到2016年的33616元,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1978年的134元增長到2016年的12363元。按照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要是具有層次的,在基本物質文化需要得到滿足後,人會有更高層次的需要。現時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
從滿足需要來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用“落後的社會生産”來概括我國生産力發展水準顯然已經不符合事實。“我國社會生産力水準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産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但是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顯得突出。比如城鄉差距、區域差距等諸多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基於此,可以説,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發生了歷史性變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如何應對社會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變化呢?矛盾決定任務,矛盾決定方向,正如報告所説“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新要求需要新理論,正是為了回應時代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我們要長期堅持這一指導思想,“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