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歐亞大陸兩端的兩個重要國家,在重要的歷史時刻牽手。10月1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英國開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十年來對英國的首次國事訪問。這十年來,中英關係經歷了較大波折,尤其是在西藏、達賴喇嘛問題上,甚至一段時期內處在冰點,這次訪問則是對冰點的徹底解凍。
“黃金年”
解凍首先體現在英國首相卡梅倫高調評價中英關係上。卡梅倫説,2015年是中英關係的黃金年,未來五年是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兩個“黃金”的説法,在以往英國首相的對外表態中是罕見的,英國甚至很少以這樣的言辭去描述英美關係。這樣的表態,和卡梅倫此前的風格,以及英國的傳統外交風格很不一樣。英國的風格一直是“光榮孤立”,保持相對超脫態度,甚至在歐洲事務上也是如此。這説明英國目前對中國的重視非同一般。
同時,中國也非常看重這次訪問。一般中國領導人到歐洲訪問,都要順訪多個國家,而這次習近平從聯合國訪問歸來後單獨訪問英國,而且行程非常滿,規格很高,再考慮到今年3月以來英國在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亞投行)等問題上的表態,可以大膽地預測,將近半世紀的大西洋時代,開始慢慢地向歐亞大陸時代轉向。大西洋時代以西方基督教工業、金融、商業文明為主導,主要是海洋文明,歐亞大陸時代則是海陸並舉。中國和英國的走近,是歐亞大陸兩端最重要國家的牽手,這對於地緣戰略和全球國際關係的版圖變化,具有重大意義。
具體來説,本次訪問有三次小特點。第一是預熱很久。在今年春天,英國就通過卡梅倫給中國人民拜年這樣的方式,傳遞了善意。英國在年初時就邀請習近平訪問。第二是關鍵給力。到目前為止,中國今年的幾件外交大事,英國都深度參與。今年3月,當相關國家還在討論是不是要加入亞投行,特別是美國一再給英國、南韓、澳大利亞等盟友施壓時,英國就採取非常靈活的態度,率先從西方國家突圍,擁抱亞投行,而且卡梅倫表示,英國將做中國在西方世界最強的支援者。第三是親密會晤:在兩國關係親密到一定程度後,邀請領導人拜訪私人的鄉間別墅,凸顯領導人私人關係的密切。綜上所述,本次習近平訪英很有看點。
英國對中國的重視,再次凸顯了英國的商業主義。人文主義和商業主義是英國文化的兩個精髓,人文主義與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有共鳴。今年3月英國率先支援亞投行,就是對中國“一帶一路”構想的回應。今年3月之前,西方國家之所以會對“一帶一路”感到遲疑,原因之一就是,那時中國對外表述的“一帶一路”涉及65個國家,或者“64+1”。那時筆者曾提出一些不同意見,因為如果仔細梳理,會發現一些關鍵國家沒有上榜,如日本、南韓、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我們可以發現,在英國表態支援亞投行後,中國對“一帶一路”的範圍界定也在擴大,不再局限為古絲綢之路曾經過的國家。英國並非古絲綢之路沿線國,但卻力爭成為現實版的“一帶一路”的參與國。英國提出的英格蘭北部振興計劃和北部經濟帶,在內容和概念上都和“一帶一路”高度匹配。這次習近平也會訪問英格蘭北部的一些工業城市,如曼徹斯特等。
合作重點
在本次訪問中,中英兩國有五大合作重點,基本上和“一帶一路”的“五通”建設高度匹配:政策、道路物流、貿易、金融,以及人心和人文相通。這次訪問的簽約、座談和會晤,基本上落腳點都會放在“五通”建設上。
第一個合作重點是基礎設施。以核電為例,中英合作項目具有高度的代表性。此前中國海外核電項目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如巴基斯坦等,而這次直接進入傳統工業強國英國,代表意義很大,説明中國核電建設不僅能滿足一般國家的需要,對高標準的發達國家同樣適用。如果通過核電,能實現中英雙方的利益對接,中國相當於是在英國最需要的時候出力,效果會很好,對於“一帶一路”框架內的國際産能合作有巨大的示範效應。
基礎設施合作的另一個重要領域是高鐵。中英高鐵合作項目,是實現基礎設施相通的標誌性項目。這次中英高鐵合作項目簽約,説明中國高鐵已在全球開花,包括歐洲、美國和東盟。中國高鐵帶出的不僅是基建,還有中國的管理和標準,是全産業鏈的“走出去”,是從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拓展。
第二個合作重點是金融。英國是老牌金融帝國,認為倫敦是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現在英國和倫敦正在通過中國金融活力重新展現潛力。英國成為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的首個西方國家,首個將人民幣納入外匯儲備的發達國家,推動了中國人民幣國際化和離岸金融的發展,這將服務於“一帶一路”的金融互通。
第三個合作領域是人文,這恰恰是中英關係的短板。這次預計中英可以在動漫、影視、文化創意産業方面達成合作,同時足球合作也很有潛力。教育和留學是另一個重點。赴英留學在中國已經成為時尚,英國的優秀獎學金項目,在中國精英人群中也很受歡迎。
第四是媒體合作。崛起國家需要在標準和話語權上發力。中國需要講好“中國故事”,而英國有很多國際上重要的媒體資源,擁有著話語權,中國要真正崛起,贏得世界的尊重,就必須有話語權和媒體影響力。
第五是國際事務。中英兩國在全球治理問題上一直保持良好的溝通,特別是南蘇丹問題,比如在小武器控制領域,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國在近期的聯合國大會上表態將成立8000人的維和待命部隊,而英國對中國維和部隊的發展也有貢獻,為中國培訓維和人員和教官。在反恐、防止核擴散、非洲熱點地區維和等方面,中英都有很好的溝通與合作。
挑戰
不過,從本質上講,這次中英走近還是利益使然。英國經濟遇到瓶頸,有很多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如英格蘭北部經濟帶建設,工業2050戰略,以及核電和高鐵項目的實施,都需要中國。美國重返亞太一定程度上是為了提升美國經濟,英國和中國走近也是為了提振經濟。很長時間裏,英國被美國稱為“小夥伴”,缺乏個性和獨立性。而卡梅倫正在重新塑造英國。英國希望通過這個機會重新站到世界舞台中央。因為中國是世界聚光燈所在,所以跟中國走得近的國家,也會被聚光燈照射到。英國希望通過這個方法,讓美國重新審視對英政策和對英戰略。
但需要強調的是,英國重視中國並不是背棄美國,而是商業主義的基因決定的。英國和歐洲的價值觀外交並未丟棄,不能認為它們在經濟上和中國走近,人權和價值觀標準就會降低,未來這方面尤其是西藏問題,仍然可能成為中英關係的導火索。
中英兩國在交往時,需要發現各自的痛點和短板。目前相當多的英國普通人對中國不了解。筆者走訪發現,英國書店中關於中國的書籍少得可憐,僅有的一些也往往是描繪一個神秘異類的中國。片面的知識難以鋪設平坦順暢的合作道路。中英兩國需要相互了解,實現人心互通,因為不了解就很難相互尊重。習近平訪英是一個契機,但未來兩國在走向深度合作的道路上,還有很多痛點需要克服,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原載于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作者授權中國網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