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報道好 2018 年全國兩會,是在圓滿完成十九大報道後就開始思考的問題。當然希望有所創新。如何破題?在工具層面創新是相對容易的。過去幾年裏,總有一些新的採訪工具走進兩會,引起人們注意。但採訪工具引人關注,不能説是報道的成功。新聞媒體的任務是報道好兩會,而不是讓自己成為新聞的一部分。報道形態創新、産品形態創新相對困難,但成果豐碩。而報道思維創新是有更大難度的,也是最急迫的。
以什麼樣的眼光和思維認識和把握 2018 年的中國兩會?
首先必然是準確把握 2018 年兩會的歷史方位、時代坐標和特殊議程。這樣的把握僅僅憑經驗是不夠的。從 1988 年開始,30 年來,多次參與兩會報道,我深刻體會到時代變化對兩會議程、意義的影響。最近幾年, 中國兩會越來越成為世界視野中的重要新聞事件,那是因為中國因素、中國選擇越來越微妙而深刻地影響世界經濟和更廣泛的領域。
2018 年是與以往任何一年都截然不同的一年 :
2018 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 40 週年, 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
這三個“年”之上更為重要的歷史方位和時代背景, 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的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 展新的歷史方位。”
因此,2018 年兩會報道最需要、最急迫的創新要求是基於新歷史方位解析中國,以豐富的內容和觀點向國內外報道、解析中國已經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已經發生的歷史性變化的內在原因,向國內外展示正在發生的變化和面對未來的重要選擇。
最重要的創新是基於新歷史方位解析中國。
與其説這是創新,不如説這就是我們的使命。新華社黨組書記、社長蔡名照強調,要深刻認識我們肩負的神聖職責,準確把握今年兩會的歷史方位、時代坐標和特殊議程,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投入報道,確保圓滿完成黨中央交給我們的重要政治任務。新華社音視頻部就是以此為基點把握 2018 年兩會報道的。
把握歷史方位,提升報道思想含量、策划水平
新聞報道必須依據事實,報道事實。但新聞報道從 來都不是單純報道事實。選擇什麼樣的事實,如何報道所選擇的事實,背後都滲透著價值判斷和觀點表達。要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不僅需要講述技巧,選擇好角度、話語體系和表達方式,更考驗報道者的立腳點、思想高度與認識水準。立腳點、思想高度、認識水準以及想像力,決定了什麼樣的線索和現象可能打動報道者,從而牽出什麼樣的故事 ;決定了報道者以什麼樣的敘述邏輯、內容結構在報道中構建這個或這些故事 ;決定了報道者以什麼樣的邏輯與受眾的內心對話,決定了這個故事在什麼層面、什麼深度與受眾産生共鳴,從而在價值觀層面産生什麼樣的共振。講故事,從來都不是簡單地介紹一件事是如何發生的,而是在講述中與受眾感情交流、價值觀互動。講故事,從來都不是簡單地重現發生了什麼和如何發生的。好故事,應當是有溫度又有硬度的。這裡的硬度,就包括其中所蘊含的、又能為受眾體會到的思想和觀點。
短視頻、微紀錄片以其適應受眾使用便攜工具隨時觀看的體量,以適應新媒體傳播、容易讓受眾産生共鳴 的多樣表達手段,以其視頻特有的利用影像、語言、音效傳遞的可體驗的豐富資訊,成為越來越有傳播力的傳 手段和産品形態。但短視頻、微紀錄片的品質和影響力,並不僅僅取決於影像、配音等傳統因素,也不僅僅依賴於敘事結構,其思想含量決定了作品的深層影響力,決定了能否與受眾産生思想共振,決定了會形成什麼樣的影響、什麼層次的口碑。因此,對作品的策劃和打磨,更起決定作用的是思想含量的提升,是立意的昇華。提升了報道的思想含量,就有效提升了策划水平,報道品質就有了實在的基礎。兩會期間,新華社音視頻部重點報道的策劃,實際上就延續了我們一年來在此方面的努力和探索。
春節前夕,音視頻部推出了兩部微紀錄片《暖流——五年,習近平總書記的春節時光》《梁家河的新時代》。“暖流”一片2月11日8時播發後,在各大網站置頂,多個移動客戶端、視頻網站、微信公號頭條推送,截至 22日 8 時,總觀看量達到 1.116 億次,評論互動量 2.8 萬條,在優兔、推特、臉譜等海媒平臺的總瀏覽量超過 600 萬。
這部片子的策劃過程就是一次思想水準提升、思想含量增加的過程。為做好此片,編導組織多個國內分社的記者回訪習近平總書記5年來春節看望過的村莊,獲取了大量素材,內容非常感人。但匯聚在一起、剪輯成片,仍感到缺少“精氣神”,缺少一個清晰的思想表達。這些感人過程和細節的內在聯繫是什麼呢?體現了什麼呢?編導從解説和畫面的角度想到了將年夜飯的形象嵌入片中,將故事用食物串聯起來。由此,5年的春節時光就不再是零散地出現,而是以一桌團圓飯的形式貫穿始終。動畫組的高手們用動畫的形式將這5年的食物和受訪百姓的形象展現在一起,讓這一想法成為現實。但這只是解決了形式上的“神”,思想上的“神”仍舊欠缺。我們幫助編導提純、提煉、提升這些內容、細節、動人場景和話語的內在聯繫,那就是人民群眾和人民領袖的血肉聯繫,總書記每年春節去看望普通百姓,是把百姓當親人;人民群眾愛戴自己的領路人;又到春節了,百姓還希望總書記像家人一樣再走進自己的家門。理清了這樣的思想脈絡,片子裏那些動人的場景和細節都鮮活起來,有了新的生命力。成片分別從“親人的牽掛”“人民領袖情懷”和“老百姓的心聲”等角度講述了三個主故事,最後又以總書記與百姓之間的深厚感情結尾,推向高潮,讓全片充滿淚點並且直擊人心。《梁家河的新時代》也經歷了這樣尋找“新聞眼”、提煉“精氣神” 的過程,才把採訪中獲得的故事、細節和影像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有溫度又有硬度的故事。
今年兩會,既有以往進行過的部長通道採訪活動,又有新增的代表委員通道採訪活動。孤立地看,是不同的採訪活動。但聯繫起來看,同在人民大會堂,在相隔僅100多米的通道兩端,代表委員採訪與部長採訪相繼進行,有什麼特殊的寓意和內涵?兩會前,與前方採訪組切磋選題時,我們提出,把這兩者聯繫起來看,是民意與國策在同一時空共振,它是一種民主的細節,也是理解今年兩會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於是,在對代表委員通道和部長通道進行直播、短視頻快訊等形式報道的同時,記者幾次從這個角度切入、展開,挖掘、放大代表委員通道和部長通道採訪活動的特殊內涵。
既要講好兩會故事,也要傳播好中國聲音,重要手段就是採用評論性的報道,更直接有效地表達觀察和思考。這次兩會報道中,新華社音視頻部推出了《看中國 • 閱兩會》專欄,緊扣兩會議程,場內場外連通,記者在現場邊述邊議,強化評論形態。播出後,被北京電視臺、上海廣播電視臺、山東廣播電視臺、廣西 電視臺、深圳廣電、中國教育電視臺、蘇州廣播電視臺、三沙衛視、南京廣電等多家用戶下載使用。截至 3 月18 日,6 期專欄,在新華社客戶端總點擊量已經200 萬+。這個專欄中的《報告中的人民“幸福感”》《智慧時代 唯創新者勝》在新華社客戶端瀏覽量均快速突破百萬。
把握創新契機,以流程再造驅動報道力提升
對於兩會這樣的重大政治事件,音視頻報道形成了一些套路,有一些經驗。但 2018 年是與眾不同的一年。要完成報道任務,既需要像新華社總編輯何平要求的那樣,準確聚焦、把穩基調,準確把握大會主題議題,堅持正確政治方向、輿論導向;也需要創新表達,體現兩會新特點、創新報道新方式。我們努力按照新華社黨組要求,優化報道思維,實施系統創新,以流程再造驅動音視頻報道報道力、傳播力、説服力的有效提升。
只要組織得當,重大戰役性報道可以也必須成為創新的發動機和平臺。這兩年,我們勇於創新,堅決以重大戰役性報道為契機,實現報道能力和報道成效的升級。
2017 年兩會報道,我們啟用新華社高清視頻智媒體平臺,對所有代表通道進行直播,實施全高清供稿,並啟用“新華視頻”LOGO,在發稿數量、報道品質、創意創新上均上了一個新臺階。依託這個集聚採集、生産、分發、數據分析于一體,全面重塑音視頻生産服務流程的高清智媒體平臺,報道力明顯提升。發稿時效不斷取得新突破,重大報道基本實現“直播式發稿”,從以往最快近 2 小時,到兩會時最快 4 分鐘,再到金磚廈門會晤報道中以 1 分 41 秒的速度發出短視頻稿件《廈門會晤大範圍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步入會場》。在此平臺支撐下,視頻通稿線路、短視頻專線、音頻通稿線路共同擔當重大時政活動程式報道主要發稿渠道。“一帶一路” 高峰論壇期間,我們依託這個高清智媒體平臺,在前方設立視頻發稿中心,這是新華社建社 86 年來的第一次,實現了在任何地點基於視頻智媒體平臺快速構建視頻編輯部,擺脫了只能在總部所在地點發稿的傳統條件的限制。重大戰役性報道,帶動了多方面的創新,十九大期間,音視頻部在開幕大型直播《踏上新征程》中,直播了代表從駐地走進大會堂全過程,彰顯了這個過程的特殊意義。在新華社創紀錄的互動活動“點讚十九大”中, 音視頻部承擔了所有音頻製作任務。
以重大戰役性報道作為創新的發動機和平臺,不是無謂的冒險,而是要充分掌握技術系統的可能性、風險點,充分掌握業務流程的關鍵點、風險點,並能夠在統合把握技術系統與業務流程的基礎上,梳理把握創新需求與可能遇到的問題。
新華社視頻智媒體平臺,是音視頻部作為責任主體組織建設的,是基於新華社視頻供稿業務全球布點、全球供稿、全球運作的特殊需求構建的,充分考慮了媒體融合、移動優先戰略的需要,充分考慮了新華社採集網全球運作、傳統媒體和網際網路用戶全球存在、任何重要報道地點都可以構建編輯部的需要。重要的是,我們的基本建設理念,是超越在編輯部部分以超大辦公空間、各編輯單元集中辦公的空間整合模式,力爭在盡可能節約預算的前提下實現新華社音視頻生産體系的聚合,形成體系競爭能力。為此,這個視頻智媒體平臺建設,重要的並不在於或僅限于採用了什麼新技術、新設備、新系統,而是我們以前瞻性的理念和對新華社音視頻業務發展的預測,構建了從用戶需求獲知,到採集、內容生産、用戶服務的全流程,打通了與音視頻生産相關的所有系統的底層,共用數據、分發信號、傳送産品、回饋狀態,從而構建了一個音視頻內容生産服務技術業務體 係。這是比一般的工具、技術運用等更引人注目的做法,更為深層、更為基礎、更為系統,從而更有效地支撐運作、支撐創新、支撐融合,驅動業務模式和服務模式變革,達到了新華社黨組“先進性、實用性、相容性”的要求。
這個智媒體平臺,不僅實現了高清化,還實現了數據化、便捷化。這個系統與世界先進的媒體製作管理平臺理念一致,符合媒體行業發展方向,在大數據積存、使用及操作便捷化等方面具有獨到之處。通過音視頻生産體系管理平臺,與採、編、發、供各環節的所有系統在底層連通。2017 年 3 月 3 日,這個視頻智媒體平台中的高清生産部分以高清直播為標誌開始試運作。4 月20 日,高清非編和資料庫系統從傳統內網搬至綠區網際網路,成為中國第一個基於網際網路運作的高清非編和資料庫系統。平台中的音視頻生産體系管理平臺上線,實現高清建設的重要目標數據化。數據化的標誌,是通過視頻智媒體平台中的音視頻生産體系管理平臺,把採集、編發、用戶下載各環節的所有數據,包括數量數據、行 為數據、運作數據,都自動積存、匯聚並按照一定方式 呈現、按一定許可權和要求查詢。新華社全球與音視頻供稿有關的採訪、編輯、製作、發稿、用戶下載的數量數 據、行為數據、需求特徵數據等都可以記錄下來,做大數據分析,有助於報道改進、系統後續研發和産品研發。便捷化的標誌,是不僅把音視頻生産采編供各環節涉及 的 20 多個大小新舊系統整合成高清大系統,底層打通, 而且借助系統建設,取代了一些人工處理的環節,不斷重塑生産流程。
正是基於這個視頻智媒體平臺和 2017 年在重大報道中的創新努力,新華社音視頻部把握 2018 年兩會報道的契機,以流程再造驅動報道力的提升。包括進一步實施流程再造,強化精確控制,在報道形態、業務形態上有所突破,實現中文直播、英語直播、音頻直播三個直播在一個業務體系同步完成,三線同時直播。
這個創新目標的實現基礎,是高水準的專業高清視頻直播。其專業性不僅體現在高清視頻直播的專業性, 更體現在這個體系的專業性和精確控制上。新華社這樣全球佈局的音視頻報道體系,核心競爭力之一是複雜的業務、技術流程和對這個流程的精確控制,能保證以比傳統電視機構少得多的人力投入、技術投入和採訪拍攝條件投入,獲得專業的直播和報道效果。一個業務體系同時完成中文直播、英語直播、音頻直播三個直播和支撐直播式供稿,更需要精確控制。因為,這個體系中的三個直播,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甚至入點和出點都不同。直播式供稿要保證時效,對特定時段的畫面組合有與直播不一樣的要求。這需要在梳理清楚的前提下對整個業務、技術體系實施精確控制。因此,攝像採訪團隊和演播製作團隊必須適應高強度直播。為確保直播安全、專業水準和利用直播信號快速切短視頻的需要,事先充分研究大會堂的所有場景,推敲確定了基本鏡頭 組合和擴展鏡頭組合,以便能夠實現對直播畫面和內容的精確控制。更重要的精確控制是以信號流集束和分發為核心的整個業務體系和技術體系的控制。這需要技術團隊對新華社音視頻業務和需要完成的四項任務有清晰的理解,而不是被動執行,需要業務團隊與技術團隊的緊密融合式協作。為此,音視頻部大直播協調會的開法是有自己特色的:逐環節彙報,由上下游每個環節的業務和技術人員對正在彙報的環節提問題、確定協調細節。主持協調者需要站在業務、技術體系的高度把握全流程,比每個環節的具體操作者更善於發現問題、確定解決辦法和相關規則 ;更善於根據業務、技術體系安全順暢運作的需要解決問題,理順流程。
2018 年兩會報道,新華社音視頻部順利完成所有代表、委員和部長通道集體採訪和重要記者會、發佈會的高清直播報道。其中,中英文視頻直播 48 場、3140 分鐘。帶有“新華視頻”LOGO 的直播信號同時提供給上海廣電、北京電視臺、騰訊、百度、新浪、網易、澎湃等新華社簽約用戶和新華社客戶端、新華視點微網志等新華社各端口,場均點擊量 400 萬以上。《外交部部長王毅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等就“金融改革與發展”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等 4 場直播,點擊量超過1000 萬,最高場次達 1230 萬,英語直播信號提供給海媒三平臺上的新華社賬號播出。外交部發言人官方微信號上的置頂文章《關於王毅外長記者會,您不想錯過的,都在這裡!》,也使用了帶有“新華視頻”LOGO 的直播視頻。北京電視臺、東方衛視等電視臺,除使用我們的直播信號外,還剪輯成視頻短片在新聞檔中播出。
基於已經實施幾年的中英文直播並行,2018年我們加進了音頻直播形態。這也是重大戰役性報道中我們首次實施網際網路音頻直播。其中,喜馬拉雅 FM 在“外長記者會”採用新華社音頻直播信號,總參與數超過 245 萬人次,是當日中央級媒體在新媒體平臺的獨家音頻直播。截至 3 月 20 日,喜馬拉雅FM《新華社帶你聽兩會現場聲》,共播發音頻稿件 161 條,累計收聽 802 萬次。音頻直播 2 場,直播回聽 3 場,共計收聽 300 萬次。“新華 FM”兩會期間總收聽率為 1102 萬人次,後臺完播率80%。
實際上,這個直播體系中不僅僅有中文直播、英語直播、音頻直播三個直播,我們還利用直播體系實施直播式發稿,利用現場傳回的錄影機信號和無“新華視頻”LOGO直播信號,以快切方式發短視頻。這種直播式滾動搶發短視頻的報道形態,體現了通訊社工作模式和報道形態的優勢,所發佈的節目佔據新華社客戶端視頻頁面的 90% 以上。借助音視頻部的短視頻專線,江蘇移動網際網路電視、江蘇電信 iTV 兩大平臺的新華社專區設立了相關專題。其中,江蘇移動網際網路電視的新華社兩會專題海報被該平臺推薦至首屏頭條位置,推薦當天該專區用戶增加 15435 人,激活用戶數增長20.19%。音視頻部開設多年的視頻通稿線路,兩會期間的發稿速度有時甚至快於網站實錄且新聞點突出,被北京衛視、江蘇衛視、中國教育電視臺、河北電視臺、深圳廣電、三沙衛視等用戶採用。音頻新聞線路、英語視頻線路採用這種直播式滾動發稿方式,也體現出更 強的報道力和影響力。
以往,音視頻部只是考慮單獨發稿,新華社各終端直播推送給受眾,各簽約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選用。2018 年兩會期間,根據何平總編輯的要求,新華社在自己的法人微網志“新華視點”和微信號上實施滾動播發全媒體快訊,即文字、圖片、視頻同步發稿並組合在同一界面中,形成我稱之為“融媒體快訊”的新産品形態。基於新華社視頻智媒體平臺的支撐能力和音視頻部已經相對成熟的業務流程,在新一屆國家領導人當選等重要節點,我們成功實現重大程式要聞“融媒體快訊”搶發, 有效實現了文字、圖片、視頻的融媒體協同,提升了報道力。新的産品形態形成了很好的傳播效果。其中,《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五次全體會議》新華視點新浪微網志點擊率達到 288 萬,《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3月15日上午閉幕》點擊率達到 232 萬。
不僅是重大程式要聞的“融媒體快訊”,兩會期間,音視頻部的記者編輯還緊密配合新華社“全媒頭條”和 英語“全媒頭條”,圍繞一些重大選題,配上同題視頻。《激發中國創新的時代偉力——從全國兩會看“第一動力”》《黨心民心所向 時代大勢所趨——代表委員和幹部群眾熱議憲法修正案通過》《集眾智 聚人心——新型政黨制度的中國智慧》《維和官兵 :我和老婆説句話》等都獲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把握關鍵節點,以價值發現與受眾形成共鳴共振
兩會這樣的重大戰役性報道,不僅需要緊扣會議主題和議程,準確、完整、及時完成程式性報道,及時傳播重大新聞,也需要通過發現新聞背後的內涵和價值,發現受眾關注點、敏感點、利益點與所發生新聞的內在聯繫,通過適於此階段技術條件、傳播條件的報道形態、話語形態,在關鍵節點播發傳播,與受眾形成共鳴共振。兩會期間,音視頻部播發的稿件,點擊量過百萬的就有近百件。
著眼于緊扣兩會議程,音視頻部重點做好對政府工作報告、憲法修正案、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預算報告、兩高報告等的解讀報道,《AR 讀報告 | 一路向前 • 中國 行》《(新華視點)讓憲法永葆生命力——代表委員熱議 憲法修改》《百米通道 國策與民意共振共鳴》《“國家賬 本”里加減乘法的奧秘》《“中國式商量”:貢獻看得見》在新華社客戶端點擊量均超百萬,被上海廣電、北京電 視臺、江蘇廣電、山東廣電、江西衛視、廣西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深圳廣播影視集團、三沙衛視等用戶採用。其中,《(新華視點)讓憲法永葆生命力——代表 委員熱議憲法修改》被網信辦全網推送,被中國教育電 視臺、江蘇廣電、廣東廣電、吉林電視臺、深圳廣播影 視集團、中央數字電視攝影頻道、江蘇頭條等幾十家廣電媒體採用,同時被網易、百度、今日頭條、微網志等門 戶網站和客戶端轉載。
2018 年兩會報道,音視頻部作為新華社主要編輯部之一發揮了主體、主流、重要作用。視頻《新華視點》專題欄目,每天製作一檔緊扣兩會主題、議題的視 頻新聞專題節目,僅從新華社客戶端看,《這些民生熱點,代表委員怎麼説》《紮實的“成績單” 清晰的“計劃表”》《世界傾聽新時代中國強音》《“深化改革還有哪 些硬骨頭”——代表委員話改革》《服務人民需要夯實強國基石》《集眾智聚人心:新型政黨制度的中國智慧》 《監察全覆蓋 反腐法制化——透視監察法草案六大焦 點》《重器、重匠、重策——中國科技創新加速度》等點擊量都過百萬。這些節目還提供給作為新華視點專題節目簽約用戶的電視臺使用,同時在黑龍江衛視播出。兩會結束之際,音視頻部還製作了《向著夢想,啟航—— 2018 年全國兩會巡禮》,以大開大闔的氣度,縱覽全國兩會的成果。
新聞事實可以有多個報道角度,特定條件下最適合的往往需要有心的發現與精妙的表達。有些重大新聞,可以有多個解讀角度,但傳播力最大的可能是最簡單又最説明問題的切口。受國務院委託 , 財政部 3 月 5 日提 請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查的《關於 2017 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 報告》,事件重要又內容複雜,如何報道?在記者充足準備、認真採訪,編輯多次打磨基礎上完成的稿件,以 《“國家賬本”里加減乘法的奧秘》為切入口,在新華社客戶端點擊量很快就超百萬次。
代表委員如何理解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奮鬥本身就是一種幸福,只有奮鬥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奮鬥是艱辛的,奮鬥是長期的,奮鬥是曲折的。 奮鬥者是精神最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講述代表委員的奮鬥故事和對奮鬥精神詮釋的《奮鬥!我們的新時代》,在新華視點微網志點擊量達到 325 萬次。
英語視頻編輯室組織廣泛約採海內外專家學者,編發的視頻《2018 兩會有啥看點》《全球採訪 :我為什麼關注中國兩會》《芬蘭總統 :中國兩會意義重大、影響深遠》《海外專家 :中國為世界發展做出重要貢獻》《海外學者:中國發展成為全球模範案例》等,在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上有了新探索、新成效。
音視頻部前方採訪組就國辦重點欄目“聽民意 匯 民智”共播發 4 期稿件,從國辦工作人員旁聽、匯總、反饋到相關部門討論方案、回訪代表,音視頻部記者全程拍攝、報道了國辦旁聽匯總工作整個過程,新華社客戶端單條點擊量均超過 100 萬次,中國政府網、騰訊等多家終端轉載。其後,視頻專題編輯室又做了深度加工,製作的10分鐘專題《(新華視點)民之所望必有迴響——記 2018 國辦旁聽匯總工作》,被幾十家媒體用戶採用,網易、百度、今日頭條等網站和客戶端轉載。
回望音視頻部製作的在新華社客戶端單終端點擊量超百萬稿件目錄,會發現,編輯記者們掌握了新媒體傳播規律。他們以獨特的思維提煉新聞的價值點 ;以專業的處理加工能力確定最適合此刻傳播的切入點 ;以對受眾需求點、敏感點、關注點的把握確定稿件的共鳴點,從而驅動新媒體輿論場上的再傳播;以恰當的價值提煉和表達與受眾在深層形成共振,從而實現了通過傳播增進認同和共識的目標。
在 2018 年兩會報道中,音視頻部的記者編輯和終審人嘔心瀝血製作發出的這些稿件,不管是單終端點擊量過百萬的單條稿件、先聲奪人的“融媒體快訊”、專業品質較高的直播報道,還是起定盤星作用的重點報道,相對於他們過去在重大戰役性報道中的努力和成效,都是一小片新的高地。
有了這樣一小片新的高地,有了系統創新的支撐體系,他們就可能攀上新的高地,進而登上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