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精彩觀點

調整充實總體佈局 推動事業創新發展

發佈時間:2019-02-18 16:09:04 | 來源:求是 | 作者:王新生 | 責任編輯:曹川川

憲法修正案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調整充實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和“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內容。憲法修正案將憲法序言中“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修改為“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此相對應,憲法第八十九條“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中第六項“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修改為“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增加了“生態文明建設”。這一調整,順應發展規律,體現了黨的主張、國家意志和人民願望的統一。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任務,審時度勢、把握規律、科學佈局,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這就必然要求我們在新的歷史方位下統籌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的核心要義在於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一個有機整體。我們只有在總體佈局下堅持各項事業相互配合、協調發展、全面推進,才能形成經濟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榮、社會公平、生態良好的發展格局;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目標。

憲法修正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的調整和充實,體現了新時代發展的深刻內涵。經濟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前提和基礎,其核心是通過激發廣大社會主義建設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大力發展社會生産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建成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在科學設計新時代藍圖中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發展主題。黨的十九大基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和新時代特徵的深刻認識,提出新時代的發展必須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在新時代,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既需要通過建設現代化的經濟體系解決繼續發展的問題,又需要在“五位一體”的總體佈局下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全面發展和更好發展。正是因為如此,黨的十九大提出要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健全人民當家作主制度體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準,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加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建設美麗中國。此次憲法修改就是通過立法的形式,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新發展理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佈局通過法定程式上升為國家意志,使其成為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基本遵循。

憲法修正案關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調整,把黨和國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高度。繼黨的十五大首次提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之後,黨的十八大再次重申要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黨的十九大在全面分析我國發展內外部條件的基礎上提出,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調整彰顯了中國共産黨的戰略安排和使命擔當,展現出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的光明前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順應時代變化和人民期盼作出的重大政治決斷。關於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表述中增加了“美麗”一詞,意味著整個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式的轉變,“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就此寫入國家根本大法;將“國家”改為“強國”,意味著全面提升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落在了實處。憲法修改對黨的十九大確定的這一奮鬥目標作了相應的表述並將其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任務緊密關聯在一起,意義十分重大。把黨的十九大確定的新的奮鬥目標寫進憲法,體現了黨和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美好發展目標追求的意志和決心的高度一致和有機統一,是憲法的又一次完善和昇華。這無疑有利於引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把握規律、科學佈局,推動國家新發展,有利於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