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密結合世情、國情、黨情的新變化,著力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夯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礎,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
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具有豐富內涵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根據時代條件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科學回答了在中國這樣的巨型國家、最大發展中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難題,既符合中國國情,又具有世界意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形態、理論形態、制度形態,三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主題,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賦予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以豐富內涵。
深入理解新理念。發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具有戰略性、綱領性、引領性。面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複雜的國內外形勢,面對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新趨勢新機遇和新矛盾新挑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標誌著我們黨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習近平同志系統闡述了新發展理念的內涵和要求,指出新發展理念“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新的突破,對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具有重大指導意義”。新發展理念在發展動力上,強調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在發展內容上,強調協調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在發展條件上,強調綠色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在發展的外部環境上,強調開放是中國發展的必然選擇;在發展目標上,強調共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目標牽引、聚焦問題導向、著力補齊短板,深刻揭示了在當今時代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路徑,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
全面把握新思想。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提出了一系列內涵豐富、思想深刻、特色鮮明的新思想,比如:提出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思想,明確了實現中國夢要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提出關於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思想,明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提出關於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思想,明確了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提出關於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於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思想,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思想等,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提出關於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思想,開闢了黨的軍事指導理論新境界;提出關於推動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推進外交理論和實踐創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營造良好國際環境;等等。這一系列新思想,充分體現在習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講話當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黨的科學理論。
貫徹落實新戰略。協調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活力之源。全面依法治國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礎工程。全面從嚴治黨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關鍵所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不僅是我們黨在新形勢下治國理政的總方略,也是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總戰略。“四個全面”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既有戰略目標又有戰略舉措,既有全局又有重點,是有機聯繫、相互貫通的頂層設計,全面深化了對共産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
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具有深厚基礎
當前,面對世界空前激烈的綜合國力競爭,面對國內艱巨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面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召喚,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凝聚人心、開創未來,是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最緊迫的課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具有科學的哲學基礎、深厚的歷史底蘊、深邃的文化內涵、鮮明的實踐特質,為續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篇章提供了深厚基礎。
科學的哲學基礎。重視哲學、學習哲學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我們黨的基本功和看家本領。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和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體學習,主題分別是“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正是由於系統掌握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才能排除一切干擾,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並且以一系列富有創造性的思想觀點、理念理論和戰略決策、戰略部署,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新發展。比如,“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新發展理念,反映了直面中國問題的實踐論、人民至上的歷史主體論、相互促進和協調推進的方法論,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實踐的生動體現。科學的哲學基礎,使我們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時,能夠始終保持戰略定力,增強前瞻性、科學性、系統性。
深厚的歷史底蘊。歷史是一面鏡子,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繼續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既要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發展脈絡中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方位,又要從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歷史傳承中把握中國道路的歷史縱深,還要從歷史上治國理政實踐中總結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經驗。在歷史的宏大視野中,如果把世界社會主義比作一部氣勢恢弘、跌宕起伏的交響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其中的華彩樂章。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有昇平之世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蕩不安的深刻教訓。治理國家和社會,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歷史上發生過的很多事情可以作為今天的鏡鑒。深厚的歷史底蘊,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能夠借鑒歷史經驗、吸取歷史教訓,以史為鑒、更好前進。
深邃的文化內涵。對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説,經濟是基礎,文化是支撐和內涵。五千年的中華文化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以中華文化復興為條件。從重要性看,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具體內涵看,要挖掘和闡發中華文化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從方法上看,不忘本來才能開闢未來,善於繼承才能更好創新,對中華傳統文化要有鑒別地加以對待、有揚棄地予以繼承。重點是做好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弘揚起來,把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又富有時代精神、立足本國又面向世界的中華文化成果傳播出去。深邃的文化內涵,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備堅實的文化基礎。
鮮明的實踐特質。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充分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第一的基本觀點。沒有實踐的精神、創新的追求、探索的勇氣,就沒有改革開放和中國道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在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實踐中發展的,具有鮮明的實踐特質。正如習近平同志所指出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要抓實、再抓實,不抓實,再好的藍圖只能是一紙空文,再近的目標只能是鏡花水月。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鍥而不捨、勇往直前的恒心,落細落小落實的韌性,艱苦奮鬥、不懈奮鬥、接力奮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呈現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煥發更為旺盛的生機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