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應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大力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力量,開啟了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早在改革開放初期,我們黨就提出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十三五”時期再次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離不開強大的物質基礎。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促進了物質生産力的極大發展,綜合國力顯著提升。30多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增長,進入中等收入國家行列,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是改革開放所激發的強大活力,使中國大踏步走上了現代化道路。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的活力之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産力,推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調動了億萬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打開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全面發展的嶄新局面,形成了對外開放的全新格局。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中國的今天,離開改革開放也不會有中國的明天。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堅定改革信心,明確改革思路,凝聚改革共識,形成改革合力。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需要強大的物質基礎,還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成就巨大,舉世矚目。但要清醒地認識到,繼續寫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篇大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要有思想與文化的內涵,發揮好思想與文化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也就是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要相互促進,相得益彰。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如果精神上喪失群眾基礎,就會出問題。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才能指日可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的結果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在強大的物質基礎上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使其均衡發展、相互促進。
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是精神文明的基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始終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決定了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和發展生産力,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以提高發展的品質和效益為中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
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援和思想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必須緊緊依靠人民來實現。”要發揮十三億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道德水準和科學文化水準,著力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堅定“主心骨”,築牢“壓倉石”,為實現中國夢凝聚起磅薄的精神力量。
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相映生輝。必須牢固樹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發展的理念,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要充分認識到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均衡發展對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形成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互促進的體制機制,在物質文明發展的基礎上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又用高度的精神文明推動新的物質文明,在新的物質文明的基礎上展示更高層次的精神文明。
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在當前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改革開放以來,在物質財富快速增長的同時,一些地方精神文化生活仍然比較貧乏,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問題比較嚴重,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有待提高。物質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物質生活過度奢靡也不是社會主義。精神萬能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過去的30多年,我們主要解決了物質貧窮、物質貧困、物質貧乏的問題,現在我們要著力解決一些人的精神貧窮、精神貧困、精神貧乏的問題,需要以更大決心、下更大力氣,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切實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著力點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提升國民文明素質、豐富文化産品和服務、提高文化開放水準,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加快文化改革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切實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特別需要在以下三個方面著力。
堅定理論自信,凝聚強大力量。堅持用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堅持用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共識、匯聚力量。要努力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用中國實踐昇華中國理論,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貴在知行合一,貴在落細、落小、落實。要注意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個人都能感知它、領悟它,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凝聚起民族復興的強大力量。
加強道德建設,提高國民素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要物質生活充實無憂,又要道德境界充分昇華,引導人們嚮往和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華傳統美德作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的源泉,把道德建設作為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點內容。加強全社會的思想道德建設,激發人們形成善良的道德意願、道德情感,培育正確的道德判斷和道德責任,提高道德實踐能力,尤其是自覺踐行能力,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使向上向善、誠信互助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
構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佈局中,必須把握好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必須堅守中華文化立場,以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來對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中華文化現代化。同時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增加國家文化軟實力,提高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