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溫州市一批新晉3A級及以上景區城、景區鎮、景區村名單出爐,全域文旅創建捷報頻傳。
自“千村百鎮十城”景區化工程啟動以來,溫州在推進城鄉文旅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上加速發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創成景區城11個(其中5A級1個,4A級7個,3A級3個),景區鎮148個(其中5A級17個,4A級59個,3A級72個),景區村1478個(其中金3A級12個,3A級251個,2A級421個,A級794個)。
溫州逐步形成了全域推進、市縣鄉村聯動的文旅文創發展空間格局,歷史文化和自然資源交相輝映,文化和旅遊産業融合共生,溫州文旅正以新的姿態從“一路繁花”走向“滿城繁華”。
搶抓消費新風口,打造“縣域遊”新亮點
回顧2024年,“縣域遊”絕對是旅遊市場高頻詞,且熱度仍在持續攀升。
從省3A級景區城升級為4A級景區城的泰順縣,搶抓這一波消費新風口,以低空經濟為媒,舉行首屆低空經濟嘉年華,串聯3條“山海航線”,並帶動乘機研學、飛行營地接待攀升;以文祥湖為介,推出“歡順520”系列活動,涵蓋泰有展示、泰有夜市、泰有喜事、泰有藝市、泰有故事5大板塊20項主題活動,以時尚新潮的方式,打造網紅打卡地,豐富夜間旅遊模式;以咖啡為線,推動浪肆稻田咖啡、飛雲湖懸崖咖啡、溪谷咖啡、月畔咖啡、萬芳草坪、雲頂之逸等一眾目的地出圈出彩……用旅遊新供給攪動消費“一池活水”。
落日下的168海岸線。周春輝/攝
同樣成功“晉級”的蒼南縣著力打磨“無盡藍綠 山海蒼南”大IP,在升級168黃金海岸IP基礎上,著重打造山嶽旅遊地——大玉蒼休閒公園IP。從“中國東海岸一號公路”IP火爆出圈,到玉蒼山景區的人氣突漲;從連續5年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到引進自然造物、宿集營造社、悠所摩旅等國內頭部文旅企業……拉動山、海、城融合發展。
深入溫州版圖上的“毛細血管”,還能發掘一顆顆璀璨明珠,比如日前獲評省5A級景區鎮的礬山鎮。作為浙南歷史最悠久的礦山集鎮,礬山鎮具有650年的採煉礬歷史,素有“世界礬都”之稱。近年來,該鎮持續推進礦業遺址保護和工業旅遊開發,全域提升環境與景觀、全面改善設施與服務、全力打造産品與業態,實現了從“礦工鎮”到“景區鎮”的美麗蝶變。
“流量密碼”背後,讓文化之花遍開鄉村
2024年末,“李子柒回歸”的消息,如同一塊石子投入水面,在網際網路上激起漣漪陣陣。回歸後的李子柒首次“出差”就來到了瑞安,赴其師傅——東源木活字印刷術傳承人王法萬之約,並被受聘為“瑞安市東源木活字印刷文化研究院非遺傳播大使”,帶動了東源村的非遺打卡熱。
近年來,以文旅為切入點,利用世界非遺品牌優勢,東源村引進專業運營團隊,打造了東梨會客廳、東梨民藝博物館、自然造物家基地、中草藥植物染料園等體驗空間,形成了一條集文化旅遊、研學體驗、休閒觀光、文創開發銷售等功能為一體的非遺産業鏈。2024年開展研學活動60余場,接待學生和遊客超10萬人次;推動市場主體研發服飾、印章等文創産品150余種,年銷售額超2000萬元。不久前,東源村成功上榜2024年浙江省第一批金3A級景區村莊。
隨著流量經濟和消費體驗升級,近年來,溫州市不少景區村莊積極探尋符合自身特色的文旅發展之路,適時推出新業態和新場景,牽引著公眾的文化情感與消費需求。
泰順縣南浦溪鎮庫村村挖掘千年古村落文化,創新“樂活庫村”理念,引進親子研學、青年創業、新青年駐村等板塊,培育打造了一批文化空間和新型文旅空間;龍港市華中社區以畫漾江南為主題,以“千年水鄉”鹽文化為主線,打造了風情水街,以此引流青年回鄉創富消費;永嘉縣岩頭鎮蒼坡村以宋韻文化為肌理,推出“年味蒼坡”“蒼坡秋收開鐮節”等系列活動,成為市民、遊客爭相打卡的網紅地之一……這些獨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動、場景打造,也讓村民從旁觀者變成參與者,繪就了一幅幅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溫州鄉村文化新圖景。(溫州日報 冉夢蝶)